8日,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网信办、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南通书城、南通凤凰国际书城,在崇川区新区学校开展“绿书签”“崇川e起行”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呼吁少年儿童多多阅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经典中汲取自强的力量,让家庭成为儿童健康阅读的第一站,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6月11日《南通日报》)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但是,他们好奇心强,而自制力又较弱,因此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很显然,非法出版物大肆泛滥,污染了文化市场环境,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会造成极大危害。近些年,因为遭受不良出版物毒害,不少青少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教训十分惨痛。 自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写入报告,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各地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扫黄打非”风暴。然而,由于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文化贫瘠,加之文化市场监管力量不足,涉“黄”涉“非”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此次崇川区开展“绿书签”“崇川e起行”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目的就是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呼吁少年儿童多多阅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经典中汲取自强的力量,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消灭都会有一个循环的周期,今天市场上某种不良出版物被清理干净了,明天又会有新的不良出版物在高利润下而产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把更多的工夫用在校园外,始终以高压的态势进行常态化“扫黄打非”,并且将打扫的重点集中在那些针对青少年的非法出版物和各类文化垃圾上。同时,还要鼓励生产出更多的健康优质读物,确保这些好的读物的版权不被侵犯。如此,才能让青少年真正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