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8
摘要:自由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自由的限制。半个世纪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中已有警示。有识之士普遍认可:当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自由将不可避免受到更多约束。过度强调个人自由,无疑会影响疫情防控,危

“自由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自由的限制。”半个世纪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中已有警示。有识之士普遍认可:当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自由将不可避免受到更多约束。过度强调个人自由,无疑会影响疫情防控,危及更多生命。

“我们现在可以坚定地和衷共济,可以接受当前的约束并相互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全国讲话时说。“当前形势严峻且变化莫测,这使得每一个人如何遵守纪律、如何遵守和执行规则变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认为,世界各国政府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这一场流行病危机,中国的应对措施非常有效。

如何让信息流“去伪存真”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新华社2月29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播发以反对偏见和谣言为主题的“战疫”漫画。

移动互联、网络无界。在这场影响全球的罕见疫情中,如何有效管理网络信息,让疫情防控和社会管理不被各种谣言和不实信息干扰,也成为各国直接面对的一个复杂考题。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各国的信息流和舆论场出现非比寻常的扰动,真相与谣言在数字时空中的角斗,有时更甚于现实中的刀光剑影,并直接影响着大众心态和社会心理。

真相,让人们了解实情,助力抗疫。谣言、歧视以及抹黑则会加速“心理病毒”的全球扩散,抑或制造矛盾、挑起纷争,干扰抗疫国际合作。

危机中,民众渴求来自权威机构的专业及时信息,透明度至关重要。中国在第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专家充分分享疫情信息,为其他国家抗疫赢得了时间,受到广泛赞誉。

如何助全球化“拨乱反正”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永辉物流配送中心常温库,自动化分拣系统分发永辉超市各门店所需的货品(3月16日摄)。新华社发 (黄伟 摄)

病毒来了,减少接触;疫情扩散,严控边界。近年伴随一些国家孤立主义和内顾倾向出现的反全球化又有了一个“理由”。加上客观的抗疫之需,国家之间货物和人员往来明显减少,全球化正面临逆转的考验。

新冠疫情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吗?各国会回到孤岛状态吗?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的。不少经济界人士认为,尽管参与全球化伴随风险,但经济联系的好处远大于其带来的损失。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说,鉴于新冠疫情正变成一种全球现象,这将推动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全球化,而不是打折的全球化。

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说:“这场危机最终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教益时刻’,我们将在其中领悟到多边合作至关重要。”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认为,中国人并没有失去对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信心,未来中国将在全球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何重新审视“人类安全”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3月31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地标建筑自由塔上演灯光秀,为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油。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 摄)

谈到人类面临的威胁,常会想到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天灾”,或者战争、核污染、恐怖袭击等“人祸”。在过去半个世纪中,虽然有流感、疟疾、脑膜炎、埃博拉、结核病、艾滋病、非典等,但人类已很久没有遭遇像新冠疫情这样广泛而严重的病毒威胁。重新审视人类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已刻不容缓。

早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武器,而是看不见的微生物。5年前,比尔·盖茨就发出警告,要高度警惕能通过呼吸系统迅速“人传人”的新型病毒。

病毒增多,危害日甚,已经引发各界人士的深刻思考。有学者认为,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对地球生态破坏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地球是一个生态体系,万物互联。没有哪次危机能像当下的新冠疫情更让人类警醒:我们需要修正哪些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避免和减少环境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全球战“疫”的艰巨斗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