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8
摘要:确诊人数突破100万!病亡人数突破6万!一场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是挑战严峻的时刻;这是呼唤行动的时刻;这更是亟需合力

确诊人数突破100万!病亡人数突破6万!一场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

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是挑战严峻的时刻;这是呼唤行动的时刻;这更是亟需合力的时刻。

全球抗疫,对各国,是无法回避的大考,同时提出了世界必须直面的时代之问。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如何全力做到“生命至上”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展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科研工作(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病毒,隐微致命;疫情,来势汹汹。针对这一攻击全人类的大流行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成熟疫苗。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损失,是各国正在面对的首要考题。

生命只有一次。疫情来袭,治病救人是重中之重,遏制扩散是当务之急,这既是人权保障的立足之本,也是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主席3月26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时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

全力攻关疫苗研发、迅速补充医卫资源、强化公共应急能力、提高行政运转效率、出台政府强力约束措施……只要能尽可能多地挽救生命,所有选项纷纷出台,因为这是在抗击死神、保卫生命。

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一场抗击疫情、拯救生命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经验,为全球关注;中国方案,为全球借鉴。

如何尽力避免“经济雪崩”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3月24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戴口罩的男子从华尔街铜牛旁路过。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生产不振、消费低迷;贸易萎缩,市场暴跌。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使全球经济活动的热度骤然降温——从贸易到投资、从生产到消费,从实体经济到金融市场的震荡和断链风险,航空、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更是跌入“寒冬”。

如何在控住疫情和稳住经济中求得两全,对各国和世界是重大考验。

有过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全球经济金融抗风险的机制和能力已得到强化,主要中央银行纷纷祭出最强力货币政策,不久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各国共同承诺5万亿美元财政刺激。

尽管如此,面对这次空前的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前景十分担心。“这可能将是比1929年更严重的大萧条!”经济学家们忧心忡忡。

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陷入衰退。实施有力有效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倡议,正在成为应对方案。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中国行动,正在注入重要动力;中国举措,为世界经济增添暖色调。

如何用好抗疫“国家力量”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4月3日,在武汉天河机场,消防队员进入航站楼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疫情凶猛,防控需强力;国家不同,能力有差别。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风险和利益诉求不一的多元社会,如何权衡利弊,用好“国家力量”发挥“强制作用”也是各国面临的一道考题。

“群体免疫”“佛系抗疫”,部分欧美国家在疫情前期的政策选择引发诸多讨论。事实说明,一国如果更快更好发挥行政安全、医疗科研、信息披露等与强制力、公信力密切相关各系统作用,全链条快速响应,疫情防控效果就相对更好;反之,则出现疫情加速蔓延,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上升,甚至可能出现医疗挤兑的艰难局面。

如何在强制防控中更好回应民众诉求,寻求国家和社会同向发力,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能力以及公民素质的考验。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并为全球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如何有效开展“全球抗疫”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2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左)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发表讲话。新华社发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凝聚合力,才能战而胜之。能否以全球思维应对疫情,真正携手合作战疫,也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

“这是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对抗,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国际有识之士呼吁,面对危机,必须跨越以邻为壑的旧思维陷阱。

“新冠病毒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我们共同面对的最大考验。”“这一人类危机需要全球协调一致,采取果断、包容和创新的政策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表示。

“团结!团结!团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大声疾呼。

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加强防控信息和经验交流互享,加快科研攻关合作,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这一考题,中国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何凝聚社会“抗疫共识”

特稿: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这是3月2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郊拍摄的方舱医院施工现场。新华社/卫星社

个人便利和公共利益;个人视角与社会共识。疫情冲击来临,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自由与群体安全的关系?这个问题已在很多国家的疫情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

居家隔离、“封城封国”,成为不少国家遏阻疫情蔓延“没有办法的办法”,同时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这些举措限制了一些个人自由,甚至在一些地方引发民众不满。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