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前些年,由于3个自然村合并,新路湾镇蕉川村成了遂昌县最大的行政村。但似乎就像是一对貌合神离的新人,并村后,开始出现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党员积极性不高、村庄建设项目缓慢、村民意见大等各种问题,着实让新路湾镇党委政府头疼了一番。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要想破解眼前的大难题,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先从选好村两委班子带头人着手。 选好“领头羊”,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谋发展离不开人,抓治理更需要“能手”。在2017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之时,新路湾镇党委通过前期调研、走访,明确了群众心目中的满意人选,并第一时间向两位乡贤抛出了橄榄枝。 张建宏和周春德是土生土长的蕉川人,在外经过20多年的打拼,双双事业有成。他们致富不忘村里人,经常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逢年过节都给村里的老人送钱送物,因此在村民心中有着较高的威望。 “这几年回家,听说蕉川村的现状,总感觉没面子。”现任蕉川村党总支书记的张建宏说,也是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当年他毅然决定回乡,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资源、关系,帮助家乡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而他们回来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人心不齐,还有村集体近400万元的负债以及一大堆问题,但张建宏和村委会主任周春德两个好搭档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在当选当天,他们更是公开承诺只象征性地领取一元钱工资,剩余的钱无偿捐给村老年协会,并会在任期内管好村里的每一分钱,努力建立村里新秩序,立好新规矩,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上任后,张建宏和周春德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们不仅事事亲力亲为,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村中的大小事务,更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五议两公开”等多项制度,对本村工程承包、征地拆迁、土地开发、“三农”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摸排整改,并在村内醒目处设置了多个意见箱,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把规矩“立”了起来。 “大家彼此之间都很熟悉,而且我们又都是村民一票票选出来的村干部,没道理说书记、主任都带头做的这么好了,我们反而去拖后腿。”蕉川村党总支委员张桂香说,从那以后,村两委班子开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激发党员活力,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个村要发展,有了强有力的党支部还不够,还必须要充分发挥好党员作用。近日上午,在蕉川村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里坐满了党员,有几个稍微迟了一步到达的只能坐在了过道上。“现在开党员大会,除了在外市工作请假的,准时出席率可以说达到了100%。”蕉川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芳林说,这样的场景要是放在两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这样的改变正是得益于当初蕉川村制定的党员积分管理制。“村里从抓党员开会制度开始,每个月对党员出席会议的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大家都是好面子的,所以从那以后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党员谢富明说。 不仅如此,张建宏还多次自掏腰包,拉着全村党员去外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发展,让大家学习中找差距、寻不足、提建议、出主意,激发起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 去年,蕉川村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村中党员不仅主动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搬走乱推放的杂物,还积极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使得村中环村游步道、观景亭等建设项目得以快速圆满完成。 据统计,两年多时间里,蕉川村共完成了近2000万元的工程项目任务,村集体的债务从将近400万元减少到不足100万元。而随着这些工程的相继完工,村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对党员干部的看法也发生了彻底改变。 “村两委真心为民办实事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起来了,村庄面貌在快速改变,自然大家的议论声也就少了。现在党员干部在对待村民提出的问题时,也不推三阻四,不仅态度好而且处理及时,村子现在是想不发展都难了。”村民周美香开心地说,以前外出时都不敢说自己是蕉川人,但现在她反而非常乐意邀请朋友来村里逛逛。 如今的蕉川村,村两委团结一心。难拆的违章建筑拆了,难关的家禽圈养了;村里争吵声、麻将声变少了,活动室、会议室又热闹起来。 善用企业思维,拓宽“发展之路” 村庄换上了整洁的“新衣”,但更重要的是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面对村里依然背着的100多万元债务,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张建宏深知通过招商引资壮大村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去年年底,在张建宏牵头下,村两委将全村的40多位乡贤代表聚在一起,筹集资金308万元,成立了遂昌县首家乡贤发展有限公司——蕉川乡贤发展有限公司。 “蕉川村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等资源,但近年来却因为历史遗留债务问题,导致村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对于创新推出的‘以村乡贤联谊会注入资金,村两委负责有关项目落实、与村民沟通协调事务’的合作模式表示非常支持,希望能够整合好资源,凝聚成合力,共同帮助家乡走出发展困境。”蕉川村乡贤联谊会会长张根富说。 蕉川田畈平展开阔,自古有“江南粮仓”的美誉。时值冬季,稻田轮作的一片片油菜,正在生长孕育。除此,在村两委和蕉川乡贤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村中许多荒山和产出效益低的田地被盘活,陆续种上了木槿花。 “我们村两委经过前期半年多的考察后,决定分三期在蕉川村种植10000亩经济效益高的木槿花,从今年11月份到明年4月份将试种3000亩。”张建宏信心十足地说,按照合同规定,届时不仅村集体有分红,村民更是可以收到两笔钱——土地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并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规划,我估计5年后,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将增加5—10万元的收入。” 万亩木槿花康养花海基地只是蕉川村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块。作为田园综合体建设落地村,除了传统的杂交稻制种和正在实施的木槿花产业,接下来蕉川村还将进行竹下养殖、渔业等多个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而建立起一个大规模的循环农业体系,走上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今,蕉川村正以党建为引领,快速退出“脏乱差”的后劲村队伍,迈向了“绿富美”的美丽乡村阵营,并以实现“蕉川梦”——以4A级景区村为发展目标,将蕉川村打造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诗画古韵蕉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