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超2亿人次参与!"网络大病互助"引发互联网巨头逐鹿 百度这一计划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7
摘要:继苏宁、360、美团之后,百度近日也悄然加入“网络大病互助”大军,上线了“灯火互助”大病守护计划。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0元加入、大病互助”这样的

  继苏宁、360、美团之后,百度近日也悄然加入“网络大病互助”大军,上线了“灯火互助”大病守护计划。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0元加入、大病互助”这样的口号在过去8年里已吸引了逾2亿人次加入网络大病互助计划。若按单人单次计算,相当于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成为了网络大病互助会员。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目前互助平台发展势头无法阻挡,大家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是购买保险的成本可能又相对较高,大部分人都是“价格动物”,所以选择互助平台,很正常。

  百度“灯火互助”悄然上线

  近日,百度悄然上线了“灯火互助”大病守护计划。通过百度APP搜索“灯火互助”即可看到小程序,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大病守护计划页面。

  

超2亿人次参与!

  从产品设计来看,“灯火互助”与市场上互助产品几乎大同小异,均采取了“0元加入”的低门槛,和“一人生病、众人事后分摊”的互助方式。管理费标准按照互助行业比较通行的标准收取8%。

  从保障人群方面来看,出生30天至60周岁均可加入“灯火互助”。互助金额度分为轻度重症和重度重症。轻度重症包含乳头状或者滤泡状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重度重症包含恶性肿瘤等100种重疾,初次确诊可赔。重度重症按照年龄分为四个档次,其中10-29岁的互助金额最高,为50万元。

  根据“灯火互助”所附的《重症疾病互助计划条款》,该项互助计划由“上海兴朋俊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根据天眼查,上海兴朋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6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为曹越,持股60%,二股东顾国栋持股40%。资料显示,曹越现为百度搜索公司运营总经理。

  

超2亿人次参与!

  目前并不了解“灯火互助”计划的确切上线时间,一种说法是11月15日上线,也有说法认为可从重症疾病互助计划条款的生效时间11月11日算起。无论其上线时间是2天还是5天,目前的加入会员数都难言乐观。

  截至11月15日晚20点25分,共有585余人加入该计划。券商中国记者在16日23:15再度观察,加入人数变为1330,近27个小时加入人数不足760人。

  “灯火互助”的市场遇冷不排除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一是市场上各类互助计划已经数量众多,“蓝海市场”已渐成“红海市场”。

  二是上线时间段且低调。目前关于灯火互助的官方介绍资料几乎没有,预估该计划尚在前期摸索阶段。

  三是产品特色不明显且注册程序较繁琐。加入“灯火互助”的路径是:必须下载百度APP,然后搜索“灯火互助”小程序出现“灯火互助”页面,点击进入主页面后,选择登录后可以0元加入,加入时还需要开通百度闪付卡。

  逾2亿人次加入网络大病互助

  虽然百度“灯火互助”初入市场遇冷,但网络大病互助市场早已是一片热闹红海。

  0元加入、大病互助——在过去8年里,各类线上大病互助计划的人群累计已达2亿人次,已经超过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的个人客户数(截至2019年9月末)。

  借助互联网的天然聚客优势和“0元加入”的超低门槛,依托“流量平台+互助形式”,网络大病互助的发展可称相当惊人。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各个网络大病互助平台已超10个,包括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宝”、轻松筹旗下的“轻松互助”、水滴筹旗下的“水滴互助”、泛华保险旗下的“e互助”、滴滴旗下的“点滴相互”、苏宁旗下的“宁互保”、抗癌公社、众托帮等。

  其中抗癌公社是成立最早的互助平台,而相互宝、水滴互助则是发展最快、会员数最多的两大平台,会员数每秒钟都在变化。

  截至11月16日23点15分,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大病互助平台公开的会员数据,上述几大平台会员数累计已超过2亿人次。以目前的第一大大病网络互助平台为例,依托支付宝流量平台,截至11月16日23点15分,上线仅一年的“相互宝”已经吸引了9944.7万人加入,意味着每14个中国人就有一人加入了相互宝。相互宝目前也是全球最大互助社群。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目前互助平台发展势头无法阻挡,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一个理由,大家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是购买保险的成本可能又相对较高,大部分人都是“价格动物”,所以选择互助平台,很正常。

  90后的李铃(化名)便是会员之一。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此前并没有明显的保险规划。不过,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去年10月上线后,她抱着“加入又不需要花钱”的想法加入了计划。此后,她的女儿和丈夫也相继加入。

  “我觉得还不错,每次分摊的钱不多,大病时有30万大病互助金。”加入该计划224天后,她如是说。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先生也是一位网络大病互助计划的支持者。在首个网络大病互助计划“抗癌公社”兴起时,徐先生便加入其中,现在他已是多个网络大病互助计划的会员之一。

  当然,互助平台用户数是不断变动的。会员快速加入的同时,亦有会员脱落情况。一家线上平台的保险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网络大病互助计划门槛低会员数增长快,但脱落率也比较高。加入网络互助的人群有的是将互助当作一种公益,有的是有风险意识但没有保险规划,也有不少人是一时兴起加入。

  随着各互联网巨头齐聚网络大病互助,该市场正从蓝海市场转向“红海市场”,新一轮的比拼在所难免。

  网络大病互助并非相互保险:一枚硬币的“两面”

  从客户吸入速度和数量、产品概念的传播半径上来看,网络大病互助计划具有传统险企保障型产品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依托于互联网流量平台,网络大病互助计划可以迅速成为流量入口,吸引一批有保障需求但购买力有限的人群,一定程度上能够普及保障意识和为民众提供一部分基础保障。

  但需要特别厘清的是,网络大病互助计划并非真正的保险产品,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相互保险。如果拿食物进行比喻,大病互助计划类似于“餐后甜点”,传统重疾险、医疗险是“主餐”。

  一是,从利润来源来看,保险公司具有刚性给付特征,须承担死差、利差、费差损等风险,而网络大病互助平台实际未承担风险,主要是维持平台合规合理运营并通过平台获取管理费。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