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感谢无锡农商行一直以来的帮助支持,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从事电器批发零售27年的无锡本土企业森大电器负责人张风雷告诉记者,从1998年起,他便与当时的无锡农村商业银行结缘,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他从银行得到的资金支持已从当年贷款7万元攀升至授信额度440万元,同时让他体会深刻的是融资费率从去年开始明显下降。 在江苏,更多的民营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减费让利的红利。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9164.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254.1亿元。同时,江苏省农信联社推动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转续贷创新试点,4年多来,已累计为17071家小微企业办理转续贷1590.8亿元,极大地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续贷成本。 在减费的同时还要增效,让信息“多跑路”、让民营企业“少跑腿”,是江苏金融业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比如江苏省农信联社为银企搭建媒介,对接需求,推动全省农商行接入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布符合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各类金融产品,目前62家农商行中已有56家农商行接入该平台,提供产品208只,累计授信2380笔,金额达114.4亿元,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突破是传承于江苏金融业的特有基因。据无锡农商行副行长何建军介绍,作为深耕“三农”、服务实体的本土银行,无锡农商行结合发达地区经济特点和转型方向,主动融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大局,成立全国首家物联网小镇支行,探索物联网、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在银行运营、安防、消防、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其自主研发的“物联动产贷”产品,经过改造,授信、用款及入库等功能全部线上操作,为传统信贷模式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经几十年发展,金融业为江苏经济注入了奔腾不息的动力,也创造出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三农”金融服务模式。在新时代,江苏金融机构为破解江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农业农村内部发展不均衡进行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必将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王峰 通讯员单鹏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