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飞:这也不行,大家还是觉得这不安全。低时延是自动驾驶的一个特点,只是一方面,5G还提供了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我们原先在互联网上数据传输,5G传输的可靠性是99.999%。自动驾驶不光是低时延就行,低时延不可靠也麻烦。 在这两个之上,毕竟有那么多车,还有那么多的应用,不光是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应用,我还有别的应用,我怎么保证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这些车,能够按照这些表现来走,还有所谓的切片技术,这个技术就保证自动驾驶这块的应用,走在专用道上,这块的带宽,这块的频谱就专门给你。 腾讯科技:5G还有一个大连接的特性,在5G网络的条件下,能保证一平方公里以内,有多少汽车,能完全支持这些汽车的自动驾驶? 张云飞:我们现在说的是一百万,但一百万是有条件的。第一,不可能说都是高速运动,高速运动的时候会涉及到小区之间的切换,增加很多的处理速度。第二,目前说的一百万,不是同时具有低延迟、高带宽、大连接。 在5G设计中,我没办法同时满足,所以这之间是要大家做均衡的。但你也看到了,它的量比我们现在说的车的量要大得多。我们一般以高速来估,高速大概一条车道是几米,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我哪怕头尾的摆车,能摆多少?这个量跟100万来讲,完全有数量级的差距,所以这不是问题。 腾讯科技:您之前说过,单车自动驾驶技术与车路协同整体环境的协调,是当前自动驾驶面临的比较严峻的一个挑战,5G对这个挑战有解决性的帮助吗? 张云飞:当然,我们刚才说的5G的那些特点,都是为了提高它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所以我们内部在做梳理,智慧出行整个技术路线,包括成品布局的时候,也把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两块作为一个并列的方式。 我们现在所说的增强环境感知能力,就是通过通信的方式,通过5G的方式来实现的。现在看,至少说它对于我自动驾驶,单车视觉的范围,一个判断的准确度,这些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样对整体自动驾驶的性能和落地,我觉得可能是有比较大作用的。 腾讯科技:像腾讯推出的,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这个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张云飞:就是增强对于车环境的感知能力,和信息汇聚的能力把它做到最好。我们做到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大家一起来协同合作。所以我们这个平台其实分了几个层面。 最底下的层面,叫做5G能力的适配层,或者叫5G使能的云平台。这个平台把刚才说的5G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特性,能够充分放到这个应用中去。 因为我们之前在滨海测过,不是说我用上5G,搭一个5G的裸网络,我上面跑的就能达到我刚才说的性能,都达不到,而且差非常多。 第二,在这个上面我们增加了很多跟感知或者说与视觉识别相关的一些基础的模块,我们已经加进去了。比如我们现在可以把高速上现在已经部署的这种摄像头的信息抓下来,然后变成我们刚才说的车路协同或者自动驾驶需要的那个信息,就是把这些无序的信息变成结构化的信息,这件事已经能做了。 再有一个,通过我们服务化的架构,把这种第三方合作伙伴的一些能力整合进去。我们现在通过这样一个比较服务化的方式,一个比较互联网化的方式,能让他们比较低成本比较容易的融到我们的平台中来,这样的话,在我们这个平台上,他们原先的能力都能发挥出来。 比如像高速的一些车流的调度能力,他也是通过摄像头,能够抓整个车流的概况,不是抓每个车,是抓概况,通过概况给交通管理部门做调度,这样的一些能力,也能很好的集成到我们的平台上来。 我们是从不同的层次上来把这个平台打造的足够的灵活,足够的软,足够的低成本,然后把这个东西作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跟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给用户。 腾讯科技:反映自动驾驶成熟度的重要参数有哪些?尤其上了5G之后,做测试当中,这些参数有什么样的改变?目前有没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张云飞:一个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识别的距离,第二个就是识别的准确率,说白了就是:能看多远,看的准不准,第三个就是说我在不同场景或者说不同天候,狂风暴雨或者大雾霾,不同天气下的表现的性能。这几个点来讲,我们觉得可能5G都会改善,因为不是从视觉角度来走的,还是从别的方面来加持的。 腾讯科技:说完自动驾驶,说一下车联网,大家现在可能提到车联网想到就是车载娱乐的设备,但是这些东西可能4G条件能满足,包括你听歌看视频,有必要需要通过5G来改变吗? 张云飞:所以我们在5G又设计了新的娱乐方式,比如云游戏。例如在高速上,将来尤其自动驾驶,其实我的双手已经解放了,没事干了,车上可能还有个屏,尤其后座,那个屏可能不一定像手机那么复杂,就是一块屏,可能有5G的有网络连接的能力,其实这样能给他提供通过云游戏的方式给他提供交互的打斗实时的场景,这个在4G上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对带宽的要求非常高。 云游戏的基本原理是把那些渲染、处理这些工作放到云端去做,再推流推给你,为什么能做到,就是因为5G我的带宽足够高,时延足够低,低到你脑子里根本反应不出来这是从云端过来的,你以为是在终端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