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乡村“大喇叭”开播仪式主会场。丘富 摄 广西新闻网·桂林灵川7月1日讯 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华诞,灵川县12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和230个自然村同步开通“大喇叭”广播为党的生日献礼,把党的好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也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在乡村“大喇叭”开播仪式上,如何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灵川县委书记赵奇玲认为,农村大喇叭广播作为很实用的基层宣传载体响起来后,群众无论忙闲都可以及时听到时政要闻,掌握有效信息,不仅熟悉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和法制意识,发挥了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作用和优势。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惠农补贴信息、扫黑除恶知识……大喇叭里有新闻,宣讲党的政策;有服务,播报村里事,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该县潭下镇黄柏村村民颇为感慨:“几十年没听了,现在听到倍感亲切,而且老人小孩都能听懂。有好政策、要紧事喇叭上一说,全村人都能听到”。 灵川县乡村“大喇叭”开播仪式现场。丘富 摄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依托整合原有“气象大喇叭”、“防洪大喇叭”等“大喇叭”广播资源,结合当今应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无线网络、云计算、电脑软硬件等现代技术,积极推进“大喇叭”工程建设,建立起的县、乡(镇)两级管理,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四级使用的群众宣传思想工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点对点”、“ 点对面”的智能化广播系统,采取全县统一管控和乡(镇)自主管理相结合的使用管理方式,以达到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联网发布,分级定向发放,多级使用的综合利用目的。 工程建设完成后,县级建立统一管理播放平台,由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具体播出内容,正常工作日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向全县农村(社区)播出宣传工作内容。乡镇设置二级广播站,通过授权密码管理,可以在不影响县级广播播放和有关上级重大、紧急事项等广播播放的时段,安排本乡(镇)所辖区域的宣传工作内容和信息播放。 灵川县潭下镇乡村“大喇叭”直播现场。丘富 摄 据悉,该县“大喇叭”工程预计总投资580万元,采用县级统建,“以租代建”建设模式,由中标承建移动网络公司先行投入全部建设资金负责全县“大喇叭”工程软硬件建设和后期设备的保修维护,县财政将按合同约定分年度支付全部建设运行维护费用。目前已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一期试点建设和原有“大喇叭”的升级改造工程。 如今,农村大喇叭已成为灵川县宣传政策的“大阵地”、传授知识的“大平台”、倡导文明的“大讲堂”,不仅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播放农资服务、法律服务、文艺娱乐、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和信息,让百姓听得懂、接地气;还能帮助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 灵川县潭下镇乡村“大喇叭”直播现场一角。丘富 摄 “大喇叭就是好,不管是坐家中还是下地里,我们关心的新闻随时能听”、“在村里走路、干活都能听到,特别方便,作为一名党员我喜欢听”、“你可别小看了这大喇叭,通过大喇叭,村里出通知或宣传政策非常及时,给农民带来实惠,我们村干部工作起来也方便多了。”采访中,该县部分乡镇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表示。 “灵川县将努力把农村“大喇叭”工程建设延伸进自然村,积极打通理论宣传、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县1067个自然村“大喇叭”广播全覆盖,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以及惠农政策传递到群众的心坎中去。”灵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唐筱凌说。(丘富 黄中琪 阳宁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