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环球视野>>
要闻>>
俄批美在网络空间实行双重标准
发布时间:2019-06-24 11:04 星期一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制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曝出本国情报部门“向俄罗斯电网植入恶意代码,以便对俄电网发动网络攻击”的消息后,引发俄强烈谴责。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呼吁,一旦证明该报道内容属实,全球应联合起来坚决谴责美方的这一行径。 美“贼喊捉贼”露马脚 网络战作为大国博弈和现代混合战争的组成部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甚至更早前,美国就一直指责俄罗斯对其进行网络攻击,以“受害者”的面目示人,但此次《纽约时报》的报道却让美国政府和特朗普都很难堪,难怪后者要在社交网络上气急败坏地称《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叛国行径”。 美国自身拥有绝对的网络攻击能力,但却一直指责他国对其进行网络攻击。早在2010年,美国网络司令部已经成立,早于世界主要国家,且人数众多、设备先进。 在2013年爆发的“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就曾爆料美国长期利用网络监听外国领导人电话甚至盟国领导人电话。 美国从未停止在全球开展网络窃密活动。被外界爆料的“索伦之眼”主要针对俄罗斯及美国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窃取敏感信息。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对伊朗代号为“宙斯炸弹”的网络攻击,可令伊朗防空、通信及电网系统瘫痪。 此外,今年2月7日,委内瑞拉全国23个州中的21个州发生大停电,原因是向全国提供80%电力的古里水电站遭到蓄意破坏。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随后曾指出,对委内瑞拉电力设施的袭击来自美国、智利和哥伦比亚。 根据此次《纽约时报》的报道,美方情报部门更是赤裸裸地威胁,“在与美国发生严重冲突的情况下,美国可能对俄罗斯电网系统利用之前植入的恶意代码进行网络攻击,并造成俄罗斯电网系统瘫痪”。 各界谴责美方行径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7日表示,《纽约时报》的报道毫无疑问地表明,俄有可能成为美国网络战和军事网络行动的攻击对象。 俄方呼吁,如果报道属实,全球国家应联合起来,坚定谴责美方的行径。佩斯科夫指出,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经济领域设施长期受到境外网络攻击,而俄相关部门在不断抵御这类攻击,以保护经济和其他敏感领域免受其害。为此,俄方曾多次建议启动国际合作,与各方共同抗击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但美方始终没有回应。 俄战略规划与预测研究所所长古谢夫认为,美国一方面指责俄罗斯等国破坏网络空间并加以制裁,但美方同时又正对他国重要领域实施网络攻击,这是美国在网络空间执行“双重标准”的充分体现。 俄IB电信集团总经理和创始人萨奇科夫指出,俄从2016年开始就呼吁停止使用“数字武器”,并向欧洲委员会、欧安组织等提交了报告,但没有获得任何有效回应。当前的网络空间缺少国际法的有效监管,充满“危险性”。 俄总统特别代表克鲁特斯基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当一些国家采用基于维护网络安全而采取攻击的理论时,并没有任何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积极应对防范风险 由于去年夏天特朗普放宽了国家安全部门对他国尤其是俄罗斯发动网络攻击的权限,只需要国防部长同意,就可发动网络攻击。因此,俄罗斯在网络安全方面丝毫不敢大意。 俄能源部17日表示,俄大多数重要电力设施都已接入国家防护系统,与电力相关的俄罗斯国家信息资源正受到俄罗斯专业机构的保护。 俄能源部还指出,他们对本国电网进行了自查,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发现俄罗斯电力设施受到境外网络攻击,俄多家电力公司正依靠国产设备和技术,按部就班地消除其遭受境外攻击的风险。 对于可能遭受的网络攻击,俄塔斯社援引俄能源部官员的话指出,一方面,俄关键能源领域大多使用本国电信设备,并基于本国的安全协议;另一方面,俄核心电力系统没有接入互联网,这降低了其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但塔斯社的报道同时指出,由于现代网络发展和普及,一旦医院、学校及地方电力供应系统遭受攻击,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18日称,国外情报部门确实曾多次试图通过网络侵入俄罗斯交通、银行和电力系统,但俄方均及时发现,并成功挫败了这些图谋。 俄塔斯社还撰文指出,G20大阪峰会召开在即,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访后俄美关系稍微出现缓和迹象的情况下,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拟在G20峰会期间如期举行,但此时爆出美对俄电网的蓄意攻击,或有故意为之的嫌疑。 塔斯社的报道还指出了“前车之鉴”。去年因俄乌刻赤海峡冲突,特朗普临时取消了与普京在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的双边会晤,俄美关系再次降至“冰点”。俄媒担心,此次“电网事件”或将给刚刚见到曙光的俄美关系及G20大阪峰会期间的“普特会”蒙上新的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