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网讯(戴彩莲 刘吉林 记者 王小可)站在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双子楼顶楼向不远处望去,一个个经开新地标跃入眼帘。百亿坤泰项目新建厂房绵延成片,经开区中小学全新建成,7区上东高楼耸立,爱琴海购物公园奥特莱斯流光溢彩,白金汉爵大酒店巍然伫立,经开区科创中心闪耀创新之光……它们,诉说着这座新城的朝气与繁华。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全体经开人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东大门崛起”这一目标推向前进,全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经开答卷。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层次招商、高水平服务,自成立以来,经开区全面奏响了“建成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的四大发展乐章。 在这里,产业高地强势崛起,魅力新城宜居宜业,绿水青山孕育乡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长效管理久久为功,人文底蕴涵养民风…… 美丽经开、活力经开、绿色经开、创新经开、智慧经开……多种注解,在经开画卷上绽放迷人光芒。 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经开制造”搭乘复兴号惊艳亮相;百亿坤泰项目,撬动全市汽车产业版图;信承瑞轨道交通智能管理装备项目,致力打造经开区智慧产业新名片;八大专题园区重构经济版图;轨道交通、智能微电机、横林强化木地板三大集聚区获得国家级“金字招牌”……打开经开区产业发展成绩单,一个个重量级项目相继落户,一个个崭新载体平台加速打造,不断刷新产业能级。 这里,产业发展更具特色。聚焦先进交通装备、功能新材料、智能电机、绿色家居四大特色产业,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形成了辐射力带动力强的支柱性产业集群。以中车戚墅堰公司、中车戚墅堰所、今创集团、日盈公司等企业为引领,先进交通装备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以中天优特钢、星源新能源材料、华通焊丝、强力电子等企业为依托,功能新材料生产研发持续加快;积极打造神力电机、雷利电机、祥明电机等本土品牌,持续推动智能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提升佳饰家、贝尔地板、卫星装饰、洛基木业等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传统家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四大特色产业产值127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1%。 这里,项目建设更富质量。自成立以来,经开区累计招引产业项目89个,总投资609.5亿元,其中成功招引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10亿美元项目1个,超5亿美元项目1个,超30亿元项目4个,超10亿元项目14个。累计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173个,计划总投资683亿元,竣工投产89个。 这里,平台载体更有质态。以八大专题园区为核心重构经济版图,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等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投运,机电产业园、绿色家居产业园等加快整合提升。东方创新园、横林科创中心等一批双创载体成功投运,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这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800亿元台阶。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二。经开区以全市4%的地域面积实现了9%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的地区生产总值、18%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18%的工业开票销售收入。 城市蝶变魅力彰显 一条条新建道路不断拉大城市框架,一幢幢高楼大厦勾勒出靓丽的天际线,不断完善的功能配套彰显着城市魅力……成立以来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经开区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功能配套。181平方公里的热土,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针对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缺失等发展中的瓶颈和制约,经开区掀起城市建设热潮。4年间,累计开工新建道路33条,通车总里程达59公里;完成提档升级道路21条,总里程达34.7公里;开展老小区整治工作,面积达11.5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428户;七大防洪包围圈基本形成,防洪除涝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内涵不断丰富。爱琴海购物公园内,顾客们或挑选心仪商品,或品尝各色美味,或与书籍心灵对话,享受一站式购物体验带来的便利;戚墅堰运河公园里,绿意盎然,居民们在这里休闲、健身,感受着浓浓的运河文化风情与复古民国风味;东方大道与大明路十字路口,白金汉爵大酒店迎接四方来客。围绕新城建设,经开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强功能型、景观性、均衡化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布局,一座高品质的东方新城加速崛起。 优质资源供给持续扩大。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新校”“优质校+薄弱校”等方式,引进常州外国语学校、局前街小学、武进机关幼儿园、鸣珂巷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让经开区的孩子们都能上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6家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与市二院、市中医院、市七院、武进人民医院等市、区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打通了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服务的绿色通道。 奋斗的城市永远年轻,奔跑的城市永葆活力。“经开区的美好未来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周永强这样说道。 绿色发展擦亮底色 位于遥观镇的宋剑湖,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水波粼粼,芦苇森森,禽鸣鱼翔,藕肥菱鲜。8公里的环湖步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5月28日,宋剑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开工,将投入3500万元,对湿地内绿化,对湖滨岸带、近岸水域等进行生态修复。 宋剑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是经开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自成立以来,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行动到“263”专项行动,再到“537”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经开区以建设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把生态治理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奋力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狠抓污染防治,落实环保责任,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构建绿色的发展空间。”今年,武进区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再一次发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