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21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晏语 唐娜 实习记者 廖章霖 罗嘉欣)日前,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基建总体情况和发展优势,并对《实施意见》做了解读。 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钟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志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5G网络8月实现全市覆盖探索新基建“深圳特色”之路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大力推进新基建,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接触消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发展机遇,启动高质量发展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深圳作为一座以“科技”和“创新”著称的城市,必须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发力,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深圳已经在新基建的部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5G商用进程建设成效显著,8月将实现5G网络全市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 除此之外,深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国内领先。 吴优表示,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6以上。依托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本地企业如腾讯、比亚迪等已在“新基建”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可率先构建“新基建”系统解决方案,有效服务全国“新基建”布局建设。 深圳具有“基础研究+企业研发”的创新“双引擎”,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布局建设,可以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形成“基础研究+企业研发”的创新“双引擎”。 吴优强调,深圳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优势,可率先探索“新基建”新型投运营模式。“新基建”相比传统基建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地依靠市场化力量。深圳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商事主体占比超过95%,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家是民营企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其中90%以上均为民营企业。通过完善“新基建”顶层设计,将有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的活力,率先探索出“新基建”新型投运营模式。 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备、产学研融合创新、以及高度市场化等优势,在新基建建设方面率先探索出“深圳特色”之路。 “深圳星”成功发射首批新基建项目95个总投资4119亿元 7月9日晚,亚太6D卫星成功发射,被命名为“深圳星”。这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也是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标志着深圳布局卫星互联网结出丰硕成果。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介绍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基建的内涵定义,结合深圳的实际,《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圳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深圳星”的成功发射,就是深圳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案例。 深圳新基建的总体考虑是抢抓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应用驱动、协同建设、数字赋能、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构筑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有利于新基建发展的制度环境,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实施意见》提出了6大重点任务,梳理了20项主要工作,36项具体事项。在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圳主要是建设五张通信网络、四类算力设施、三大数字技术设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领先的5G之都,打造“双千兆城市”,以鹏城云脑和深圳超算中心为依托打造全球智能计算和通用超算高地等。 在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围绕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四大领域,突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名城,加快构建智能化现代交通体系。 在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聚焦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集群。到2025年,深圳将有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