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职业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开设了许多传统文化专业。职业教育更注重技能和实践,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设置了传统文化专业。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由艺术设计系晏钧教授牵头创办了“晏钧陶瓷技艺大师工作室”,在传承中华传统陶瓷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创作出“香灰烧”系列作品,并在2020年精选其中100余件制作成为《吉祥永续》作品集并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又如金鱼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许广彤教授,以金鱼文化为主题,成立了金鱼满堂国鱼文化艺术馆,致力于宫廷金鱼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创建“金鱼满堂网”文化网站,出版《鱼把式--金鱼满堂》文化专著,其设计的金鱼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获“河北省文化创意大赛银奖”,导演的金鱼文化纪录片《锦鳞国粹》获“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三等奖”。“香灰烧”和金鱼文化系列作品的成功研发出品,是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二是发展职业教育与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了相互促进。传统文化更容易通过具体工作进入到大众视野范围,职业院校的关键性工作并非为科研项目,而是通过专业技术去开展具体工作,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优势。如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开设了茶艺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传统茶文化、泡茶基本技法、饮茶礼仪等知识,深受学生欢迎并在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各类传统文化大赛中获得获得优异成绩,茶艺表演已成为学院对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历年来,具有茶艺方面扎实技能的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供不应求,实现了传承传统文化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相互促进。 三是职业教育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在信息化时代下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多途径可以选择,将职业教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动漫专业优势,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数字化翅膀,助力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动画技术作为年轻、有活力的新的文化形态,契合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新媒体的传播。2018年学院承办了第四届“河北动漫绘”暨课工场杯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动漫大赛,努力通过动画、漫画等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动漫专业师生积极行动,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了一批公益漫画、短视频等,用动漫的力量为为战胜疫情鼓劲加油,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就要做好这样几点:一是探索开设高质量传统文化专业和课程。结合职业教育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建设契机,在学校中设置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专业,重点开展传统文化专业教育。二是在相关专业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置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及课程,这体现出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教育的重要性。为扩大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影响范围,应当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中,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三是传统文化专业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高职院校设置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目的是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从而培养出文化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者:何素娟 张成飞 苑潇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