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新基建周期中,要让交通数字化成为长期发展引擎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10
摘要:不久之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方针,并且对“两新一重”体系的价值给出了“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评价。“两新

不久之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方针,并且对“两新一重”体系的价值给出了“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评价。

“两新一重”体系包括三个建设方向: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如果我们梳理一下这三个建设方向,会发现交通是极少数能够贯穿其中的建设领域:“新基建”体系中的充电桩、电动汽车都直接与交通有关,5G、AI等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作用于交通体系;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交通密不可分;重大工程建设中交通高铁、高速公路更是排名最前。

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明的信号:在新的经济发展周期中,交通并没有达到饱和期,反而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其中一个关键变局在于,5G、云计算、AI、物联网代表的“新基建”体系与物理世界中的交通体系相融合,将通过交通数字化、智慧化的模式,给交通资源利用率带来新的发展。

此时或许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智慧交通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才能在“新基建”周期中发挥最大价值,真正起到长效刺激经济发展,“调结构增后劲”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回到问题的原点:智慧交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交通再升级,是“新基建”周期中的关键机遇

自古以来,交通效率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交通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步增强。比如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之所以能骗到项羽,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交通资源稀少。而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富甲天下,也是因为水网格局极大增强了交通效率,让社会经济可以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极高速运转。

时间发展到今天,陆海空的交通基础网络已经相当完善。新的物理交通建设虽然还有很大空间,但带给社会经济的交通效率提升,显然不如高速、高铁、民航系统刚刚组网时的跃迁幅度明显。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融合到交通体系中,就成为了可以最大化提升交通效率的重要选择。

交通是物理世界的通信,通信是数字世界的交通。

在交通空间有限的大前提下,数字化升级就成为了交通体系大幅度提升运营质量、安全水准、产业效率的主要方式。而如何让智慧交通从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变成普惠各行业,支持社会经济持续长期发展的“新基建”引擎,就需要体系化的思考和设计。

目前,交通体系的数字化升级转型,亟需进行行业层面的顶层设计,创新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发展。从战略原点到产业落地和创新突破,“新基建”周期中的交通再升级,需要层层打开体系化的思考与洞察。

战略层:智慧交通机遇的宏观思考

在今天的中国,打造一个智慧交通项目已经绝非新闻,甚至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地区竟然没有在建中的智慧交通项目。而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诞生:过多快速上马的智慧交通项目,在能力上很容易偏向简单和雷同,而在系统和体系上很可能无法打通,造成一个又一个的系统孤岛和数据烟囱。

显而易见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网络才能发挥交通的最大价值。这一点在智慧交通领域也是如此。

整体价值大于片面发展、长期战略优于短期利益,这一逻辑直接导致在目前这一阶段,必须关注智慧交通工程的宏观战略洞察以及行业底层思考。从大片区、多张交通网络融合、智慧交通长期发展、交通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角度关注智慧交通的体系化建设。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四个智慧交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战略方向:

01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数字基建在交通领域的落地

交通数字化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两个层次,两者涉及的关键技术各有侧重。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特征是全方位的感知与传输,主要涉及IoT、5G、机器视觉、雷达等感知联接技术;业务流程数字化的技术特征强调融合、智能、可视,典型的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AI等。这就要求智慧交通发展需要统筹认知与感知技术,围绕业务场景打造以应用创新为目标的智慧应用生态体系。

02 统一布局,构建产业竞争力,以实践沉淀标准

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必须解决统一顶层设计和标准化的问题。以重大项目、重点合作、具有产业领先意味的数字平台为依托,尽量构筑统一的一张网、一朵云、一张运行图、一套系统等特征的智慧交通项目。智慧交通项目除了在横向拉通顶层设计,推动行业标准化之外,还需要在纵向上定位于长远发展。尤其关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人工智能大规模参与城市交通智能化体系等领域的进展情况。以标准技术和实践经验,有效地推进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向全球贡献中国方案和标准。

03 构建安全基石,支撑智慧发展

智慧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应对。随着交通效率的不断提升,交通体系也需要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来进一步提升安全能力。智慧交通产业发展,需要重视三方面的安全体系建设:在生产运行安全领域,数字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工作效率;在公共安全领域,新的电磁技术、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应用,将以无感的形式完成对人和物的安全扫描及比对,排除公共安全风险因素;在网络与数字化安全领域,ICT基础设施的安全非常关键,决定了整个“新基建”的地基。 

04 建立创新发展激励机制和技术试点容错免责机制

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新技术试点决策免责和应用容错机制。采用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尊重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纳入容错范围,责任认定为非人为责任的可以考虑免责,构建创新风险容错机制。

在“新基建”纳入国家战略和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周期里,智慧交通位于国家宏观层的重要地位。因而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提供方和项目执行者,本身就必须具备长期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观念。“为未来留好插座”,是我们既能在今天推动智慧交通快速建设,也是能享受“新基建”长期红利的不二法门。

产业层: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的落地实践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