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不得向发行对象做出保底保收益或变相保底保收益承诺,且不得直接或间接向发行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 而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公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也指出:"规章的内容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而前文提及的合同法和证券法专家也表示,孙尚传与定增股东们签定的保底协议,因为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应判定为无效。 这意味着,如果通过法律途径,孙尚传有望大幅减轻甚至免除债务。 然而,这两条路,都被孙尚传否决了。 "这两个办法虽然能减轻债务并解决我的问题,但我于心不忍。"孙尚传说。 他选择了最难的第三条路: 引入第三方,通过重组方式,一次性解决前期所有债务。 到现在为止,他一共找到了三家重组方。 第一家是北控集团。孙尚传交流后发现,北控承诺的资金额度,无法完全覆盖债务规模,谈判就此中止。 第二家是郑州兴港。按照重组计划,它将取代孙尚传成为上市公司的控制人,资金额度也同样无法覆盖债务。所以,这一方案虽一度有实质讨论,几近签约,最终还是被中止了。 第三家是信达资产,也是孙尚传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组。 根据大富科技公告,2019年12月11日,相关主体已经正式签署"配天投资债务重组"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详情参见上市公司公告,此处不再赘述) 按照重组计划,信达资产重组方案将由中国信达、蚌埠投资等投资方,共同投入约60亿人民币,帮助大富配天完成对此前所有债务的清偿。 放眼整个中国资本市场,这个重组都有很多创新设计,既没有让控制权发生转移,保证管理团队持续经营不受影响,又确保纾困各方均派主体参与基金,利益诉求均得到满足和平衡。 "这可能是对大富和债权人来说,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一位参与重组的人士感慨。 但是,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这一重组协议的达成,不仅需要信达资产完成审核,同时也需要与所有债权人达成一致。但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债权人欲壑难填,为了牟取利益,不惜以破坏重组相威胁,故意拖延时间以期达到目的。 孙尚传提供的证据文件显示,2018年12月,杭州延展就曾伙同他人,在孙尚传与债权人开会之时,将其非法拘禁长达15个半小时,期间甚至对孙尚传施以暴力,直到孙尚传被逼迫签署了《定增股东和解备忘录》,才得以离开。 更讽刺的是,配天投资与信达资产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组计划,其中对于债务规模的认定,就是依据孙尚传被逼迫签署的这份文件而来。 然而,此时杭州延载却再度变卦,不同意任何重组建议,反而要求孙尚传进行更高额度的赔偿,甚至在配天投资已经与绝大多数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的情况下,杭州延载迟迟不愿履行自己逼迫配天投资签署的和解协议,而且此协议是信达资产批复的依据。 "很显然,这是在效法套路贷,他们的目的已经不是让孙尚传重组还债,而是要让他无法重组,把债务雪球继续越滚越大。"一位知情者认为。 据孙尚传透露,按照信达资产的审核流程,重组方案获批后,会有一个时间窗口,如果过了这个窗口,就需要重新审核,从而产生不可控的变数。 然而,由于杭州延载等少数债权人拒绝配合,到目前为止,重组进度仍然僵持。不过,现在孙尚传也已经想清楚了,与其无休止地被纠缠,不如痛下决心,壮士断腕。 "如果这一次过了时间窗口,仍然完成不了重组,我就会宣布配天投资破产。"孙尚传说,"虽然破产清算之下,债权人会鸡飞蛋打,损失巨大,非我本意,但这两年来,我已经尽我所能,所以问心无愧。" 据孙尚传透露,按照与信达资产的重组计划,未来他将以个人身份,为投资方投入的60亿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他将背上一笔更大的债,而且不再是有限责任的公司主体,而是与他本人彻底绑定。 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按照常规的破产重组,大富配天的债务可直接减少一半,而且不会与孙尚传本人进行直接挂钩。 "较真来讲,进行重组才是对我本人最不利的方案。"孙尚传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真的重组搁浅,配天投资破产,也许能让孙尚传更好地解脱。 【5】 以上,是自2015年启动至以来,孙尚传、配天投资和大富科技的危机始末。 2019年11月,几次与孙尚传详谈,我得以正面拷问他在这段艰难时间里的心路历程。 问:很多人都说这次是你把上市公司掏空了,让人来接烂摊子? 孙:这是瞎扯。 在整个全中国的上市公司当中,像我这样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看待的,几乎就少之又少,自公司上市以来,我没有减持过一股套现,所有资金都投资回公司。 前面的定向增发,是我用个人的资产,去给上市公司做的担保。现在的重组方案,我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我要掏空上市公司,为什么干这些事? 还有,如果我真要掏空上市公司,为什么现在上市公司账上会还有30亿现金? 问:这次债务危机的引爆点,是定向增发的保底协议,为什么当时你要签那个协议? 孙:当时,方天达给我说,这是惯例,我也没多想,就签了。 问:你为什么没有担心过会出问题? 孙:当时我确实不知道这里会出问题。2008年我们做股份回购,那一年我跟国内外无数基金谈过,之后我发现,基金不像我们,既没有产业理想抱负,也没有公平可言,他们只要你给他们赚钱。 所以,后来我一直不愿意面对资本市场,我不去见资本基金,也不愿去跟这些人谈,就交给了团队去做,他们给我建议就行。我就专心做好我的产业就行了。 当然,今天来看,这样确实是不对的。你上市10年了,董事长对资本市场既不熟悉也不关注,还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确实是难咎其责、责无旁贷。 问:债务危机爆发的另一个原因,是你们的主业下滑,导致股价下跌。但浸淫行业这么多年,为什么你们没有预判到主业会下滑? 孙:这不是预判的问题,是行业周期使然。即使预判到了,当时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不是我们一家亏损,是全行业亏损。 我们当时的方向也没有问题。 从2014年到2016,正好是手机产业发展得非常快的阶段,其他很多公司都和我们一样,在这个阶段做了很多野蛮的扩张,前期发展都很成功,只不过我们没有成功做进去。 问:你们也并购了一些手机产业链的公司,为什么没能做进去? 孙:我也在反思,这些并购的公司,看上去都能给苹果供货,给华为供货,都跟我们的业务相关。但事实上,它们的技术、它的工艺、它的业务体系,跟我们原先的主业有非常大的跨度。 以前我们嘲笑欧洲公司,他们经常是有很多订单都不做,我们现在我才意识到,真的就是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危机。这种断崖式的股市,以及订单的下降,没有经历过。 我们过去说,只要有订单,就可以去找生产,看到这个企业还不错,就千方百计想给它并进来。 但实际上,如果你并进来的业务,不是跟你高度正相关的,实际上就可能就会成为负担。 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在2013年以前的并购基本都是成功的。但后来的并购出了问题。 问:为什么后来的并购会出问题? 孙:我后来也总结了,那些我熟悉的,亲自看的项目,其实都是成功的。 但在2013年以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放手的。那些我既不熟悉,也没有亲自去看,放手交给团队、交给第三方,交给中介机构去看去做的项目,几乎都出了问题。 虽然他们都是按照流程去做的,券商、律师,审计、评估公司,我们的团队,一个个看完,出报告,看上去也是和产业高度相关,但这种项目到底可行不可行,或者说风险有多大,就不够清楚。 问:为什么你后来就不看项目了? 孙:当时我的身体出了问题。 在那之前,我吃了8年降压药,然后2013年的时候,我开会的时候,突然脑袋一片空白,讲了什么要讲什么全部想不起来了。 当时我才51岁,很多人吓唬我说,这可能你一年半多不到就不行了,就撑不住就死了。 后来有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中医调理,在2013年8月,我辞去了总经理,主要调理身体。 结果还真调理好了,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降压药,状态反而比过去好多了,精力思路比过去旺盛。 当时我就想,得发展中医,这是一件好事情。 于是,那段时间的主要精力,转到了做健康。并购了一个制药厂,建了好多中医馆,成立了一些大数据公司,然后又做了脉诊仪、经络仪,成立了中医药健康管理学院等等。 等到这一摊子理顺,回头一看,已经晚了,危机已经爆发了。 问:从2017年危机爆发到现在,你主要做了哪几件事情? 孙:第一个,我们积极的重组,想办法还债。 第二个,我们做瘦身,刮骨疗毒,把以前并购进来却不赚钱的,不相关的业务,都赶快给它剥离出来。 第三个,继续做好主业,迎新新的增长周期。 在2018年,全球前三大移动通信主设备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我们都已经是4G/5G滤波器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