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体育+旅游”发展趋势探析,原创赛事IP如何助力城市名片打造?(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30
摘要:其次,体育产业天生不适合高速的催熟,它需要培育文化、培育精神、培育与人群的接触点,才能更好的落地深耕,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所以,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就想把城市的体育产业激活,这并不是特别现实的操作方式。

其次,体育产业天生不适合高速的催熟,它需要培育文化、培育精神、培育与人群的接触点,才能更好的落地深耕,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所以,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就想把城市的体育产业激活,这并不是特别现实的操作方式。

对于城市来说,更需要做的是基于城市的特色以及气候,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去组合不同的体育IP,并确保IP能保持长期有效运转,并且能随着IP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逐步加大对IP的投入,让IP的价值能深入当地的产业链本身,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体育IP对当地城市的带动。

举个例子,比如说各地的城市,为了迎接某某会议或某某大型赛事要去盖一个体育场,但是比赛结束后这些体育场怎么办?这些场馆设施怎么办?其实没有多少人去思考。而整个基础设施的运营,实际上是需要配套IP长期的落地去进行深耕的,如果没有长期的IP在当地做进一步运营,这个投入产出的比重是不高的。

此外, IP具有强关联属性,长期IP在某个地方落地,很容易给这座城市带来明确的标签。IP落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周期深耕,才能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如果不能进行长期有效的运营,就不能为当地城市打造独特文化以及独特名片。由于中国的城市较多,地大物博,每个城市适合自己的体育IP也不一样,所以要基于自己周边的产业带进行IP筛选。但是从人群的角度来讲,也有获客难易度问题。因为这些地理位置非常明确的城市,有非常明确的消费属性产品,所以引入类似消费属性的体育IP时,它的转化率就会相对比较高。

我们最近也注意到,有很多城市想在错峰季节引入体育产品,试图带动当地的消费,但从整体效果来说,并不是很好。原因很简单,大家对当地的城市没有产生比较明确的消费定位,以致于当引入赛事放在某个城市以后,会让消费者觉得格格不入,甚至这个城市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二次、三次宣传这个比赛。一个好的体育IP,如果跟当地城市的特色以及风格能够进行比较好的结合的话,实际上能帮助城市降低它的宣传营销成本的,这对于IP的筛选就非常重要。

未来三年,奥运是一个非常大的红利,对于各个城市“体育+旅游”的促进是非常大的。涉及到奥运营销的话,里面的层次比较多样化,有基于奥运选手的营销,基于中国队或者某支国家队的营销,也有针对奥运赞助品牌的营销。从这一块来说,各个城市可以跟不同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通过合作伙伴的渠道,甚至是合作伙伴的影响力,去提升自己城市的品牌影响力。

“体育+旅游”发展趋势探析,原创赛事IP如何助力城市名片打造?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城市跟某个运动员有比较深的绑定,而这个运动员的奥运成绩表现比较好,可以通过提前锁定运动员的方式,让运动员为其城市拍摄宣传片,保持一个长期的互动,这样能把这个运动员代表的运动精神,通过运动员本身长期跟城市进行一个捆绑,这样能将奥运的事件营销跟日常的产业链,以及城市日常的运行绑定的更深。

还有一种,是要看城市的地方企业特色。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些城市内的注册企业是奥运的官方合作伙伴,每个企业在每个地方都有主力的销售城市,这些城市可以通过调取资料以及数字,将主力消费力在本城市的品牌聚合在一起,做联动的奥运营销。对于品牌来讲,它是非常愿意投入的,因为只要能打通渠道,进行很好的销售,它是非常愿意去做渠道方面的投入的,关键是城市要找到结合奥运、结合自身城市特色相关的消费品,这样才能起到好的二次甚至三次深入营销的效果。

比如说厦门,可能就比较适合服装,而深圳就比较适合高端精密制造的应用。奥运中的这种产品需要去跟他们联动,然后做结合奥运的推广。因为奥运本身可以打的点也比较多,比如说奥运有些环节主打运动员的精神,有些环节主打黑科技。所以没必要纠结奥运会是不是在这个城市发生,而是通过找到奥运中,能跟城市结合的点,找到对的合作伙伴,将影响力进行发酵。从传播角度来讲,这可能比城市办赛本身,更能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奥运名片。

原创赛事IP对打造城市名片的促进作用

再来说说原创赛事IP的打造。如果某个IP生死于一个城市,那这个IP一定是带有很浓厚的地方基因。IP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落地时,能有效的去输出很多城市的价值观以及文化。但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城市对此类的IP进行比较好的包装。原因是什么?因为城市都喜欢引入外来的赛事IP,认为外来的赛事IP能较为直接的做流量转化。

刚才也提到,IP的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如果只想消耗它短期内的流量,实际上给城市的留存非常少。如果真的希望借助体育IP去打造城市名片,还是需要5到10年,甚至20年的布局。

所以,赛事IP的选择品类就非常重要。

首先, IP需要跟城市体育产业链相关,或者说,借助赛事IP的落地城市,能将整个产业链打造出来。另外,涉及到通过城市名片打造体育赛事IP,中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IP的纵深。如果是简简单单的一年一次的比赛,或者是没有任何往上突围空间的比赛,对于城市来说,是一次性成本,而不是长期的投入。

所以选择IP,一定要选择有长期经营价值,并且有上下产业链纵深的行业。比如说从明年开始,我们自己的障碍赛比赛跟国际比赛进行了接轨,那么,我们所在城市的比赛,可以不断去选中国选手参加国际比赛。

我们也会看到,有很多的比赛是昙花一现型的产品,没有任何向上的出口。所以从选择IP的角度来讲,一定要优先选择层级多的、赛事体系比较丰富的、有较大向上空间的比赛,围绕城市去做IP的设计及打造。

其实我们记住一个城市或者记住一个比赛的一点,比记住这个城市的很多点更重要。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城市喜欢引进很多不同的比赛,然后把资金分得很散,分散投入到每个非常小规模的比赛里。这虽然能引入非常丰富的比赛内容,但从宣传营销的角度来讲,并不能起到有效支撑这个城市知名度的作用。

这个逻辑跟咱们有句俗语非常像,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同样,如果我们去做一个体育赛事IP,希望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优质资源都堆到某一类比赛上,然后迅速让这类比赛在城市内生根发芽,并且把产业链带动,这样才能长期让这些比赛IP跟城市进行有效捆绑。

所以,做体育IP最忌讳的就是“有100块钱,每个项目花十块钱”,还不如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项目上,这样更能有效带动基于IP对城市的发展以及促进。

“体育+旅游”发展趋势探析,原创赛事IP如何助力城市名片打造?

最后再谈谈赛事IP产业链的开发以及配套内容。我以X-Mudder泥泞障碍赛举例。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