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一位成功体育女性的多面人生 杨扬:活得太精彩了(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19
摘要:而到了竞技赛场,这样的心态也成了帮助她脱颖而出的关键,“‘让你练’和‘我要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自己也经历过,从一开始按照教练安排,到后来主动加练,给自己更多安排,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训练计划,凭什

而到了竞技赛场,这样的心态也成了帮助她脱颖而出的关键,“‘让你练’和‘我要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自己也经历过,从一开始按照教练安排,到后来主动加练,给自己更多安排,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训练计划,凭什么你脱颖而出?”

或许是从个人经历出发,对于“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也被杨扬延续到了对孩子的教育身上。

杨扬说,自己很欣慰的一点,就是自己的一对儿女对体育运动都有兴趣,但从事短道速滑的自己并不想把孩子的兴趣限制在冰上。

“文化补课我肯定不行,但是体育活动还是亲力亲为,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游泳、滑冰、球类运动……带他们多角度去感受,他们也都很喜欢。自己经常也会自省一下,怕管得太多,让孩子变成被动地去接受。”

母亲的身份,也让她对于体育和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思考。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她,就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注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空间和设施不足的问题的提案。

“希望幼童有攀爬架、滑梯、秋千,从游戏中促进相关运动机能的发育。现有设施及标准更多倾向于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使用,适合青少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非常少,使用成人体育设施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危险性。”此前她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杨扬是全国政协委员。

喜欢了一辈子滑冰,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对于青少年的关注,不光只是对于自己的儿女。早在2013年,杨扬就在上海创办了主打青少年培训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随后在2015年,该机构扩展到了她的故乡黑龙江。

如今7年过去,这一机构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培养出了入选国青队乃至国家队训练的潜力小将,说到自己的机构有小孩能“跟武大靖一个队”,就足够让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对于所有的体育培训机构都有些困难,甚至一度让杨扬产生了一种“几年的努力一下子被打回原形”的无奈,“前不久看到一个冰雪论坛的数据,心里挺难受的,三分之一的雪场和冰场关门,确实挺难的。”

但这没有浇灭她的热情,“毕竟四十多个教练,加上员工将近一百人,还是希望坚持下去,随着疫情好转,已经慢慢开展工作了,课程的恢复情况也挺好的。从收入来说确实挺难的,但是从情怀来说,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

虽然随着多年下来运作的成熟,运动中心的日常运作都基本交给了团队,杨扬却不打算彻底当个“甩手掌柜”,她还在盘算着怎么利用这一资源做更多。

比如当下她就在计划着,利用旗下教练团队长期和学校合作所积累下来的“上大课”经验,把这样的形式推广到更多目前仍然以小课为主的社会冰场。

这样一来,可以参与的初学者更多,参与者的花费也会更便宜,如果能利用到类似上午这样的冰场淡季时间上课,费用还可以更低。

“这样普及的速度会快很多,社会效应也会比较好。至少会让那些觉得滑冰有点贵,又想来试试的人,可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不难看出,即便当下身兼数职,能够让杨扬始终抱有热情的,仍旧还是那片冰场。在退役之后,她也曾有过对步入社会的“恐惧”,也曾有过很多“诱惑”——有人想拉她从商,有人觉得她可以走娱乐路线,但她都觉得“不合适”。

最合适的,还是她喜欢了一辈子的滑冰,还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感情的体育。

她给自己订了三条规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看起来,一路走到现在,她多彩生活中的每一面,都践行了当初对自己的诺言。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