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马戏团在北美市场早已趋于饱和。要拉拢观众,他们不得不继续耗费重金来研发制作全新剧目,并积极开拓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 去年,该策划人在杭州看了太阳马戏团最新的大秀《X绮幻之境》。该作品历时5年打磨,耗资15亿元,是太阳马戏在全球第十部驻场秀,也是中国唯一的驻场秀。 他印象深刻的是两个旋转观众席与三面包围的舞台,制造出绚丽而光怪陆离的时空体验。“剧情很薄弱,有点低龄化。”他坦言,更欣赏太阳马戏团早期那些充满人文意味、歌颂生命的作品,能感受到浓烈的情感和价值观。 15亿元的投资,多久能收回成本?这是巨大的疑问。拉马尔曾坦言,太阳马戏团至少有80%的收入来自票房,每年,他们会将一半的利润用于投入研发新的秀。如今,这种严重依赖票房收入的盈利方式,以及每一场新秀漫长而耗资巨大的研发过程,一旦遭遇疫情这种突发天灾时,势必不堪一击。 “我已经在太阳马戏团待了18年。”去年,拉马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太阳马戏团一直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新形式的马戏表演,但每出一部新剧,他难免会焦虑,“如果我们认为,‘因为我们是太阳马戏团,观众就一定会来’,那是行不通的,那将是坏结局的开始。尽管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但也永远不会预测到,当人们面对新的演出时,会是什么反应。” 进军中国这五年 2007年6月,太阳马戏团在上海科技馆旁搭起可容纳2500人的“太阳城堡”,自此拉开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 2015年4月,复星集团宣布收购太阳马戏团25%的股份,开启太阳马戏团在中国的发展布局。这也是复星继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Thomas Cook、Folli Follie、St.John、Studio 8等全球领先品牌后,在娱乐板块的又一重要布局。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尽管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盈利困难,但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文化消费支出会持续提升。复星集团相信,收购太阳马戏团这个闻名全球的顶尖大IP,会带来很大前景。 “我对中国市场有很大的期望。”拉马尔曾说,未来太阳马戏团的研发会大部分放在中国,包括在上海设立亚洲总部,负责业务开发、销售以及管理和行政工作。 但太阳马戏团进军中国的步伐却并不快,从复星入股,到《KOOZA》首演落地,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2018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旗下泛秀演艺将太阳马戏团的《阿凡达前传——魅影骑士》引入海南三亚演出120场;去年1月,三亚亚特兰蒂斯又高调推出原创驻场秀《C秀》,邀请太阳马戏团首任艺术总监作为总导演,耗资亿元级别。 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X绮幻之境》,是太阳马戏原创制作的第45部秀,也是太阳马戏引入亚洲的首个驻场秀,这个野心勃勃的作品计划驻演十年,试图打造成杭州的国际演艺文旅名片。 从复星旅文发布的2019年年报来看,其净利润超6亿元,收益由度假村、旅游目的地和基于度假场景的服务及解决方案三部分构成,地中海俱乐部仍是业绩主力。基于度假场景的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一板块出现亏损,原因之一就来自于三亚亚特兰蒂斯驻演的《C秀》。 受疫情影响,复星旅文旗下度假村也陆续关闭。近期,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亚特兰蒂斯开始恢复营销,郭广昌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做起了推广。复星方面对文旅产业的长期发展依然保持信心,当出境游受限,三亚亚特兰蒂斯和地中海俱乐部这类中高端产品,会是很好的替代品。 但疫情毕竟蔓延至全球,加上太阳马戏团濒临破产的压力,复星旅文2020年的业绩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太阳马戏团为2000多名返乡的艺术家支付了旅费,但依然有1300多名外籍员工无法拿到美国、加拿大政府的失业补偿金,他们为此总计要支付260万美元。这意味着,每一位外籍艺术家仅能拿到2000美元的遣散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