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本身。云南提升体育考试分值,背后的理念值得点赞。同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同样要摒弃“分数思维”,避免体育教育功利化,否则只会与政策本意背道而驰。只有科学定位体育教育目标,精心安排体育教学项目、准确评估体育教学质量,才能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抓体育还须先减负 庄永明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中学普遍存在体育不受重视的现象。云南省的中考改革方案,以考试指挥棒倒逼学校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重视教育、忽视体育”的根源,不在于缺乏共识,而在于“书包分量重,有时背不动”的现实。比如,平时课业多、没时间锻炼,升学压力大、没兴趣运动,等等。这一现实的存在,导致一切以分数优先,结果只能是“作业量挤压运动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不减负,体育教育就难开展、收效差。让体育教育走出尴尬,关键要从教育减负抓起。 课业减下来、体育抓上去。体育课程设置如何紧贴学生实际,满足健康需求?体育课堂如何融入生活,涵养学生体育意识、长久提高学生体质?把这些问号拉直,还需完善方案、健全制度、抓好落实,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确保体育教育取得实效。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