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南隆社区老党员林水养家的年夜饭吃得有点冷清。眼瞅着工作了一辈子的林水养就要退休回家享清福了,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任职于社区工作站的他毅然冲上防疫一线。就在同时,女婿王滨华、儿子林景友也在各自单位请战上阵。除夕当晚,林家父子三人分别忙碌在各自的排查岗位上,年夜饭桌上只剩妇女儿童。 记者采访后得知,林家父子三人齐上阵并非经过家庭动员后的一致行动,而是三人同为党员所做出的自觉行动。80后女婿王滨华是新区坝光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就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就要带头上!”疫情发生后,他丢下这句话,迅速处理好手头上的工作主动向组织请战,如愿加入新区机关党员突击队,被派到基层社区。 90后儿子林景友是南隆社区的一名网格长,平时工作就敢担当任劳任怨,在经过层层考察后去年底刚刚被吸收为预备党员。疫情来临,他经受了更加严格的考验,没有休过一天假,每天都起早摸黑检查过往车辆、挨家挨户开展防疫宣传、一丝不苟做好人员登记,别看他年轻,工作起来却特别认真,不放过一丝隐患,不漏查一户人员。 按理说,林家的中青年分别上阵已经算得上抗击疫情的先进家庭了,还有三个月就要退休的林水养完全可以在二线为年轻人管好后院、提供保障。别看林水养平常总笑着把“我快要退休回家喽”挂在嘴边,真正疫情战鼓敲响时,他却不肯回家,每天在社区党员服务岗一站就是数小时,为来往进出人员挨个儿测量体温,提醒大家注意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外出,千万不要聚会。 林水养介绍说,虽然同在大鹏,但父子三人每天分别在不同岗位工作到很晚,因此平常很少见面,只能偶尔在微信里互相鼓励、交流经验,提醒对方注意防护。由于三人都在防疫第一线,自家女眷也比别人家更加担心。不过,林水养说,他们全家人都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暖心· 今日春已归 盼你早凯旋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2月4日,立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廉海容在武汉前线奋战的第11天,正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廉一岑给父亲写去一封信:“还记得那是小年夜的晚上,我和妈妈开心地在做着各种短途旅行前的准备。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对旅途的美好憧憬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打断了,对着电话,你只坚定地说了一句话:‘书记,我去!’我知道我应该支持你的决定,我应该以你为傲,而此时的我更多的却是担心,希望你不要去,希望你能在万家团圆的节日陪着我和妈妈,哪怕是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但作为你的女儿,我知道,此时此刻,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用。” 此时的廉海容,正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31病区忙碌。每次进入隔离病区查房,他都要穿戴好厚厚的防护服、口罩、手套和护目镜,一整套防护流程要花20分钟左右。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体能消耗极大,分管的30个病人查房下来,已过去3个多小时,护目镜上满是雾气,浑身上下也全部湿透。大量出汗,却只能滴水不沾,因为一旦上了厕所,防护服就不能继续使用。就这样,廉海容一站就是6个小时,嘴唇早已干得起皮,脚也被坚硬的防护鞋磨出了水泡,他却浑然不觉。 “从小年夜起,你开始为了出征忙碌起来。年初一一大早,你就到医院去了,家里本来等着你回来吃晚饭,没想到迎来的是你‘即将出发’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当面告别,你就急匆匆踏上了开往‘前线’的列车。”女儿在信里回忆。 按照原来的排班,廉海容只需要工作半天,但吃过午饭后,他又立刻折回病房。当地的医务人员看到他回来很惊讶,了解原因后立刻纷纷竖起大拇指:“真了不起!”原来,在支援医疗队到达前,当地医务人员非常紧缺,医院只能临时安排非呼吸内科的医生前来救治。仔细查房后,廉海容立即给予专业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了尽快让每位患者得到最恰当合理的治疗,他又主动增加班次,下午继续进一步了解病情,和小组医生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能早点让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他们的病就能早一点好,也能早一点和家人团聚。”廉海容这么想。要知道,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在病区每多待一分钟,被感染的风险就多增加一分,但在廉海容心中,患者的安危和健康才是他最在意和牵挂的事情。 连日奋战后,廉海容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状态,对病人的情况也有了更全面的掌握。他一面抓紧查阅各类资料,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一面在查房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病区里,一对母子同时住院,50多岁的母亲病情较平稳,但20多岁的儿子连续发烧,母亲为此焦急万分。廉海容发现后,在全力救治之余,经常和这位忧心忡忡的母亲交流沟通,让她及时了解儿子的病情,并帮助她以更加平稳的心态对抗疾病。廉海容说:“治病还需先治心,病人被长期隔离,肯定会焦虑恐慌,我们不仅要医术支援,也要心理支援,把我们的力量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些比吃药打针更重要。” 在廉海容的鼓励宽慰下,这位患者终于慢慢定下心来。现在查房时,这位母亲已不再愁容满面,她甚至主动对廉海容说:“谢谢你,我要给你做一面大大的锦旗!” “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回到病区办公室,廉海容抓紧时间再次和当地医务人员讨论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诊治方案,力求做到整个病区“零死亡”。 作为江苏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疗志愿者,有着23年党龄的廉海容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容不得医务人员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1月23日,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征求我支援武汉的意见后,我把情况告知爱人,她显得很平静,只说了句‘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家里的。’她眼里却已噙满了泪水,说话哽咽了。女儿乖巧懂事地把行李包里的零食全部塞进我的包里,‘爸爸,武汉物资紧张,你也没时间出去买,我的零食你全部带去,饿的时候充充饥’。”有了家人的支持、组织的信任,廉海容在抗疫前线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从不退缩。 “爸爸,你曾对我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立春,我也有一句刚学到的话,想和你共勉‘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信的结尾,女儿憧憬道,“爸爸,等寒冬走远,云雾散去,大家能不戴口罩,欢喜相聚的时候,带我们全家一起去武汉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座你为之战斗过的城市,去黄鹤楼感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豪情;去武大欣赏樱花漫天飞舞的锦绣胜景;对了,还要去‘过早’热干面,听你讲述关于这个城市的动人故事。爸爸,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也不会太远了。你在武汉要保重身体,我和妈妈在无锡等你平安归来。” ·爱心· 百名老党员请命战“疫”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