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沙县沙溪河 综合治水,统筹资金集中发力 初冬,风和日丽,记者沿福州金港河一路前行,一片绿意中,香樟、黄花槐探出头来,三角梅与蓝花楹也成了亮点。金港河曾经是断头河,国家住建部及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5条黑臭河道之一,通过综合整治,如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创新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模式,让福州内河大变样。福州河道水系纵横交错,内河治理几经折腾。近几年来,按流域整合形成7个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包,总投资约100亿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国内顶尖的水环境治理和管理团队参与黑臭水体治理。为解决“建管脱节”问题,福州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确定为15年,企业在2~3年的建设期后,还需负责12~13年的运维,确保“谁建设、谁养护”。同时,把运营效果与项目付费相挂钩,设立对水质维持、环卫保洁、设备运行等情况的综合评价体系,评判结果与付费直接挂钩。 传统上的河湖治理模式,资金与力量都较分散。“撒胡椒面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资金管理方式,“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水”的部门职能分割,导致治水护水工作打不开局面。 “力量整合,资金统筹”,是我省探索综合治水新路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为了统筹涉水涉河相关部门的职能、资金与力量,2016年2月,水利厅协同财政厅、环保厅、住建厅、林业厅出台《关于共同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通知》,以确保2020年全省实现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 这些涉水涉河相关部门以前“各自为政、功成在我”,现在“集中发力、各计其功”。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利用中央、省级涉及生态建设、江河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水利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同时,给市县政府很大自主权,以整合涉水涉河相关部门的职能、资金与力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017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治水试验,采取“正向激励、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综合治水试验县。两年多来,8个综合治水试验县共统筹省级以上水利专项资金7.8亿元,整合涉河涉水资金89.3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7.48亿元,形成了一批河流治理样板,如永春桃溪、沙县墩头溪、荔城企溪、福安穆阳溪等,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涉水执法,行政司法相互借势 近日,针对九龙江流域龙岩漳平顶坊国控断面、漳州南靖上洋国控断面水质超标问题,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大队联合龙岩市、新罗区环境执法人员深入现场溯源排查,针对问题“把脉会诊”,开出“处方”。 这种雷厉风行的执法行动,有效解决了以往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力量弱、取证难、效率低等问题。 2017年,沙县充分利用“综合治水试验县”的契机,率先组建沙县生态综合执法局,并赋予矿山环境保护、涉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管理、河道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等7个方面73项行政处罚权,依法独立开展行政执法。 公安队伍执法比行政执法更有优势。沙县水利局局长张梓添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公安队伍出警快,获取违法信息来源更多、渠道更广,办案经验和侦查方式丰富,执法程序更严密规范。比较刁钻的涉水违规违法人员对于普通行政人员的说理教育或下达的行政处罚通知书,常常置之不理,但他们一见到综合执法局的人就服软。” 我省各级公检法都积极参与河湖治理。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检察院驻河长办联络室省市县三级全覆盖。2018年3月,漳州中院在全省率先设立河长制生态环境审判巡回法庭。漳州中院与市河长办等职能部门开展诉前、诉中、诉后联动协作机制,合力扼制涉水违法行为。 在治水过程中,我省注重立法规范,各地努力把法律保障的关口前移。《厦门市水系生态蓝线管理办法(试行)》《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纷纷出台,确定水系生态管控边界。 公检法参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打通涉河涉水生态案件办理的快速通道,铁腕打击损害河湖的行为,给不法分子以强有力的震慑。行政与司法相互借势借力,共同推进我省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记者 黄雪梅 文/图)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福建省首次建立海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台海网11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1月7日,福建省地矿局所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海洋地质科研项目——“闽江口—湄洲湾海域底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及综合评价体系探索”项目成果以优秀等级通过了专家评审。 2018年5月,省地矿局下达科研项目任务书,对位于福州、莆田、泉州三个设区市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我省中部近岸海域总面积达9597平方公里的范围展开海洋地... 前10月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2.7%台海网11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据厦门海关统计,1至10月,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371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2.7%,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4.3%,整体增速高于同期福建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7.3个百分点,拉动福建外贸整体增速4.1个百分点。 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318.5亿元,增长19.6%,占同期福建省外贸出口值的34.1%... 15家企业成为福建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