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后,公司基本停止内部新培育品牌,主要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拓展新品牌,至此开启了不断“买买买”的并购模式,当年在国内新增1006家零售网点,门店数量最多时达到9269家,是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数量的十几倍。 拉夏贝尔的快速扩张 确实在短期内让其业绩有了提升 但不久之后 因急速扩张、企业战略等原因造成的 低效率、高库存等问题开始显现 加之电商平台不断普及的冲击 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受网购冲击 三四线城市战略失效 近年来,随着优衣库、ZARA、H&M将目标市场转移到了快时尚和轻奢领域,使得这些国际巨头很快就成为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这些国际巨头已经了解到,在中国最具备消费能力的还是年轻人,于是马上将经营重心瞄准到年轻人身上,快时尚和轻奢成了重点,而原本拉夏贝尔的市场很快就被这些巨头所蚕食。”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公司CEO杨大筠曾在采访中表示。 其实拉夏贝尔也非常清楚自己是无法与优衣库、ZARA、H&M等品牌做出对抗的,因而他们将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希望通过渠道下沉获得市场空间,拉夏贝尔在全国快速扩张的目的,也是想通过线下布局使得消费者逐步认知自身的品牌。 但现实却不是这样,虽然很多三四线城市没有被上述国际品牌布局,而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并不是不接触和了解这些品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热衷网上购物,不论设计还是价格,都让拉夏贝尔四面楚歌。 半年关2400余店 成本却成倍增长! 拉夏贝尔曾表示“受不同地区及商圈发展不平衡、网络购物增长、购物中心及百货商场租金水平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关闭部分门店。” 根据拉夏贝尔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底网点数量为7653个,而预亏公告中称,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境内线下网点较2018年年底已净减少2400余个,相当于网点数量净减四分之一,平均每天关店13家。 其实从2018年开始,拉夏贝尔就在不断关闭门店。虽然加速关闭门店可能导致其营收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理论上来说成本应该也会随之减少。 然而,2018年年报显示,拉夏贝尔的销售费用高达60.32亿元,同比增长38.51%;管理费用5.04亿元,同比增长29.51%;财务费用5246.5万元,同比增长216.42%。 监管部门曾针对此问题要求公司解释,拉夏贝尔将原因总结为: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导致员工费用上升,待摊费用摊销因关闭低效门店加快摊销,行业竞争激烈,增加商场活动导致商场费用上升等。 成也直营,败也直营 高库存成为重负 自身“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拉夏贝尔曾表示“2018年以来,由于线下销售下滑明显,公司直营模式下过高的固定成本费用支出的压力凸显,这也是导致公司2018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直营模式就如同一把达利摩斯之剑悬挂在拉夏贝尔的头顶,一方面能通过统一的管理、运营能减少成本支出,而另一方面则是存货周转问题。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拉夏贝尔的短期借款高达19.12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仅6.05亿元,存货却高达25.34亿元,同比增长8.1%,占年末公司总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29.16%、48.6%。此外还有3.31亿元的长期借款。 虽然打着“中国ZARA”的名号,但Zara的存货周转率在30天左右,一年大概12轮周转,而拉夏贝尔尽管被称为是中国版Zara,但它的存货周转却在240多天,一年也不过1.5次。 高库存下,自然得花更多的资金进行维护,这也就是为什么拉夏贝尔的上新率低的原因。 而高库存之下,拉夏贝尔又高度依赖于价格促销清理库存,这不仅对品牌形象有影响,也并没有为拉夏贝尔减轻经营的压力。 拉夏贝尔曾表示目前净利润的下滑是由于过季品销售占比增加、部分新品价格带调整及折扣活动影响。 资本离场 管理层频频离职 2017年9月拉夏贝尔A股上市,一个月后,李家庆、王海桐、张毅三人退出董事会;同年12月,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王勇,执行董事、行政副总裁王文克,非执行董事曹文海先后辞职;2018年6月,刚刚上任3个月的副总裁陈宾辞职;8月,公司董事会秘书方先丽辞职。 而曾在拉夏贝尔扩张中扮演重角色的君联资本也已减持撤离。自2016年5月,君联资本旗下的GOOD FACTOR陆续将所持的拉夏贝尔流通H股股票对外进行出售。至2017年4月末,GOOD FACTOR将其持有的公司H股全部对外出售。 君联资本和拉夏贝尔长达7年之久的情缘也就此终结。和以往的高调不同,对于君联资本的退出原因,双方并未有过公开回应。 君联资本之后,今年1月,拉夏贝尔港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上海融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鲲行投资分别对拉夏贝尔减持481.41万股和70.60万股。 面对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爆仓危机 拉夏贝尔又该何去何从? 近些年来 福建鞋服遭遇行业频频洗牌 相信你有这种感觉: 身边的店面开的开,停的停 突然哪一天常见的那家店可能就没了…… ↓↓↓ 福建苏菲尔女鞋破产清算 2018年10月14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福州苏菲尔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1879年,Suphier苏菲尔在意大利创立。2007年7月,Suphier在福建福州成立中国大陆运营总部,并成立了福州苏菲尔鞋业有限公司,曾经拥有超过180多间店铺和特许加盟店,且多集中在大型的Shopping Mall、高端百货。还请韩国明星李敏镐代言,红极一时。 泉州“富贵鸟”陨落! 富贵鸟——创立于1991年的泉州鞋、服品牌,曾经风光无限,巅峰时期跻身国内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产品制造商,被誉为“县城男鞋扛把子”。 8月12日富贵鸟发布公告告知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将为8月23日,股份上市地位将于8月26日9时起取消。 此前,富贵鸟已发公告表示由于股份暂停买卖并且有尚未偿还债务影响业务经营公司正在破产重整根据破产重整的进度安排复牌计划而资料显示富贵鸟负债至少42.29亿元。 德尔惠停业 10多年前,周杰伦以“不走寻常路”,将晋江体育品牌“德尔惠”推向巅峰,最高峰时,德尔惠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 然而,在本该笼络好代理商并大举扩张的时期,德尔惠却开始面临代理商流失。随后,虽然经过转型尝试,依然难以挽回,在经历了曲折坎坷的8年上市路后,2015年, 元气大伤的德尔惠遭遇关店潮,最终落魄停业。 喜得龙破产重组 喜得龙成立于1992年,一直采取立足于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策略,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邀请到了巨星郭富城作为代言人。 到了2012年,喜得龙的业绩开始不断下滑。2016年,晋江市人民法院官微发布消息称,知名品牌喜得龙破产重整案进入实质性阶段。 都市丽人利润下跌超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