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提出“晋江经验”时,明确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此后,晋江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更成为“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 时光流转,如今,靠双手搬运货品、靠双脚踏遍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和互联网成为新的主题,被誉为“睡不着的企业家”的晋江商人开始立足实体经济发展,转变思路、寻求转型。 创业是流淌在晋江人血液中的基因,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新一代晋江人凭借敏锐的嗅觉,围绕实体经济,追寻新的机会。 在晋江创客大街,创业者们正在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深耕实业。有“彻底改变21世纪”之称的新材料石墨烯研发带头人肖炳煊说,晋江市政府对待技术研发非常支持,并主动出面为新材料和传统实业牵线搭桥。 爱拼敢闯是烙在晋江人身上最大的印记,而实体经济正是晋江人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最可依靠的“传家宝”。 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表示,新时代,晋江将继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的“晋江经验”,在“新实体经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晋江隶属于泉州市,那儿可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早在唐朝,泉州就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不仅是泉州,如今,福州、厦门等城市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近年来,福建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加快对外开放,推进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海丝路上有哪些故事,一起来听央广记者张子亚、福建台记者高蓉的报道: 在福清的一家科技公司,福州海关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企业准备新一轮的AEO认证。公司物流部负责人刘柳芳:“我们2014年得到了这个认证以后,这几年的统计,(查验率)差不多都在百分之零点二几,就是(比原来)差不多减少了一半。” AEO为公司产品的通关带来便利,这得益于福建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2018年,公司11亿美元的产值中超过9亿美元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福州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副处长赵兴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15个国家已经和我国签订了(AEO)互认协议。现在我们福州关区有35家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都享受到了(AEO)通关便利,优惠金额达到了51.6亿元人民币。” 福建着力打造“海丝”核心区,不仅在促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频频出招,近年来还重点推进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让福建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 今年7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多式联运港站首发班列载着10节集装箱的进口衣服、鞋帽、木材等货物,从海沧海润码头驶出,运往江西赣州。厦门港海沧集装箱查验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英哲:“从码头闸口这边出来,就马上到我们这边,费用会大大降低,时间效率也会比原来高很多。” 今年以来,来自东南亚、非洲、欧洲的矿产品、木板材等原材料在厦门港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转运至江西等内陆省份;而内陆地区的箱包、家具等制成品也频繁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从厦门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丝路经贸,致力深远。2018年,福建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34条,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个港口;开行中欧班列176列,通达杜伊斯堡、波兹南等10多个欧亚大陆城市。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福建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必将继续发挥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从而不断密切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 惠安女(央广网发 吴国群摄) 70年前,福建是交通闭塞之地。建国初期福建的铁路交通还是一片空白,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及随后的温福铁路结束了福建不通铁路的历史。如今的福建,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公交,成为通达世界的便捷之地。去年福建率先实现了全省设区市的“市市通动车”。通过央广记者万存灵的报道来了解一下福建铁路的飞速发展: “铺轨队向祖国报告,鹰厦铁路提前一年完成,福建人民五十年的愿望实现了。”这是纪录片《移山填海》的片段,1957年4月,连接江西鹰潭和福建厦门的鹰厦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福建迎来了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永安工务段退休职工张义兴今年已经90岁高龄,回想起当年抢修鹰厦线的艰难,翻山越岭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1954年下半年,坐火车到鹰潭,这边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了,休息一天,一人一个背包跑到福建来。” 福建富不富,关键看铁路。2004年,福建省铁路建设摁下“快进键”。200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的温福铁路,使八闽大地跨入了“动车时代”。福州客运段的首批“动姐”张文静见证了福建首趟动车福州至上海虹桥D3102次的开行。张文静:“温福线是福建第一条快速出省的通道,刚开行的时候每一趟都是满的。以前福州到上海到要10几个小时,动车开行只要6个半小时,速度上面是最大的改变。” 短短十余年,福建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快速铁路从500多公里跃升到1570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欢迎来到全国文明城市福州……”曾经的终到站变成了如今运送南来北往旅客的东南沿海枢纽。福州火车站副站长朱仁来:“客流量爆增日均发送旅客近8万人次,从北京到福州已经进入了8小时生活圈。” 去年12月通车运营的南龙铁路,使福建省内连接地市快速铁路环线封“口”成形,闽道不再难,也使曾经藏在深闺的武夷山、土楼大放异彩,旅游产业迎来大发展。当年,福建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21亿人次。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吴立官:“正是因为福建铁路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福建全省环闽动车通道,成就了福建说走就能走的便捷交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