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平和,一路都是蓄势生长的蜜柚。正是稳果施肥季,拖拉机沿着国强乡岩坑村的主干道,将一批批的配料运上山。“村道还没改造前,会车就是个大难题。碰上天气不好,运输更受影响。”村主任曾凡平说,去年,建行联合其他帮扶单位,帮助村里出资拓路硬化,圆了了村民多年的“修路梦”。 在平和县大芹村,建行支持“屋顶生金”的故事也时常被村民提起。2016年,建行投入20万元,为村委会空置屋顶打造光伏发电基地。如今,这片屋顶发的电除了供全村使用,电力公司还能收购余下电量,每年为村子增加3万多元的村财收入。“2017年底,大芹村已经脱贫,现在人均收入能达到14000元/年。”大芹村支部书记陈小勇说道。 乡村脱贫不仅精准“输血”,更要产业“造血”。“没想到凭着柚子树和交易流水,就获得了建行的信用贷款,利率还优惠。”平和县高际村的柚农杨清镇说,去年他在建行申请到了10万元的“柚农贷”,让他有资金对自己的果树下成本。因为质量好,别人以高于市场5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他的柚子,使他增产又增收。 针对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建行不仅为农户量身定制“柚农贷”、“烟农贷”等“专惠融资”,还提供“惠闽宝”特色普惠产品、“小微快贷”线上融资服务,“贷”动乡村产业旺起来。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070亿元。 此外,该行还当起“月老”牵线搭桥,依托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柘荣红米醋、平和蜜薯、下党高山茶等80万件来自乡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成为全国“网红”…… 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通过建行走得更远,普惠金融服务却离村民更近。“以前取个钱要专门到县城,现在家门口的‘裕农通’就可以取钱。”宁德市下党乡农户老杨说道。 新时代的建行服务,不仅有“真金白银”,还有跨界的“诗和远方”。以“劳动者港湾”为纽带,建行福建省分行深化与政府部门、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的合作,提供不动产、公积金、汽车抵押登记、征信查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共建“银警平安港”“志愿者驿站”“悦读驿站”等特色港湾,让更多的大众共享普惠红利。 同时成为八闽新时尚的,还有“建行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就有不少小微企业主、农户等普惠群体,通过建行大学上起了“云网课”。“课堂太丰富了,不光有外汇政策、还有防疫科普,创新讲堂等。”福建五矿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陈女士说。 目前,建行大学在闽举办“金智惠民”培训超过1620期,受益人数达8.5万人次。数据的背后,见证的是建行福建省分行以金融之魅,加码产教融合、全民学习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