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6月16日讯(通讯员 于岩君 记者 青琪)6月12日上午9时10分,荷塘检察院控告申诉科收到福建省漳州市一位老人来信,反映其子郭某涉嫌诈骗罪已近一年尚未判决。老人在信中称自己已经70岁了,为了儿子仍在工地干活,儿媳妇也因此事心神不定。 接访人沈洪当即向承办人了解办案进度,得知该案因受疫情影响而延期,下周即将开庭审理。考虑到如不当日回复,将因双休日无法衔接相关部门而迟延3天。若将这个相对确定的消息当日告知,将有利于解决老人的心病及其家庭的稳定。于是,沈洪开始了一系列的“电话轰炸”。 因为老人的来信未留电话和手机号码,如果去信回复将迟延数日。于是,沈洪根据信件上的地址开始通过当地114查询,可拨打了十余个电话,依然未果。这是怎么回事?沈洪又仔细核对寄信地址与老人身份证地址,发现两者不一致,于是又通过身份证上的地址反复查询拔打电话十余个,直到11时40分才拔通老人居住地村部电话找到村主任,并顺利问到了老人亲戚的手机号码,再通过亲戚联系上老人的老伴。 “您儿子的案件将在下周开庭审理。”沈洪在电话里将案件办理进度告知老人,并再三叮嘱其转告儿子郭某。挂断电话,时间已来到中午12时。“期间有好几次,接听人误以为是诈骗电话而挂断。”沈洪笑着说,现在百姓的防诈骗意识强了很多,最多的一位他拨打了6次,对方才接听。“虽然搞的是‘电话轰炸’,但能顺利将信息告知对方,就都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