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疾控中心建议市民购买鲜肉类时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生鱼海鲜、生肉,可以用袋子或手套隔开,在购物筐中避免与果蔬或其他熟食物混装接触,回家后及时分装处理;做饭时案板菜刀餐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处理生鱼海鲜、生肉后必须马上彻底洗手;食物要煮熟烧透,不能食用生冷食物。 我省仍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期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仍然疫情防控的策略,莆田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了阶段性战略成果,已经连续108天没有确诊病例,坚决防止境内外重点地区的输入疫情是目前莆田市的重点工作,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1米)、不生吃”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 来源:福州日报、泉州通客户端、莆田疾控
标签: 责任编辑:颜玲玲
相关新闻 疫情防控常态化,福建这样应对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 14日晚近10时,福州火车站,从三明出差回福州的林先生一边走向出站检查口,一边打开手机找出自己的健康二维码。在检查口处,他将健康二维码连同身份证一并出示后,几乎没有停顿就顺利出了站。“这几天我在省内莆田、漳州、三明等地出差,每次进出车站、入住酒店,都有工作人员提示出示健康二维码;乘坐动车时,列车员也... 13日,福建0新增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福建省卫健委发布 一、境外输入疫情 6月13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0例。 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0例。 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0例。 截至6月13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5例(已治愈出院61例、目前住院4例,无死亡病例);现有报告境外输入疑似病例0例;现有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 福建南靖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木偶表演。 张梦帆 摄 中新网福建南靖6月13日电 (记者 张金川)6月13日为中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10点,在福建土楼(南靖)景区世遗怀远楼前广场,木偶、长嘴壶、客家山歌、公背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继上演。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有奖问答、知识灯谜... 福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6月13日,演员在福建省福鼎市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进行舞蹈表演。 当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各地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展示福建非遗魅力。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6月13日,艺人在福建省福鼎市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进行畲族...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瑰宝,绽放“福建光彩”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自然神奇造化,文化薪火相传。13日,我们迎来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迎世遗·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主题,全省220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精彩袭来,将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福建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连接历史与未来,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近年来,我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始终把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以时不我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