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城市“间绿透绿显山露水”要升级 福建提出要营造疏朗通透的滨水景观,让滨水两岸“绿廊通、视线通、走得通”。图为白马河两岸 新修建了凉亭、步道。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大树、古树名木保护,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开展“间绿透绿、显山露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形成疏密有致的园林绿地空间。聚焦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从单纯追求城市绿量向提升文化内涵、塑造地域特色延伸,提升公共绿地的活力和吸引力。 营造滨水景观,建设交通绿带 通知要求,优化城市绿化空间布局,构建“间绿透绿、显山露水”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做好绿化种植地段与城市重要景观界面之间的视线分析,让山、水、湖等重要景观资源充分渗透到城市中,营造“城中望山、山中看水、水映花树、城景交融”的城市绿化景观。 营造疏朗通透的滨水景观,尽量保留河湖水系、滨水岸线的原始自然生态特点,留出足够用地进行绿化,水树相伴、以水为脉、梳理成网、系统打造。宜多种树冠高大、枝下通透的乔木,留出欣赏水面和重要城市景观节点的透景线,让滨水两岸“绿廊通、视线通、走得通”。 建设疏密相间的交通绿带,推进铁路公路沿线绿化提升,宜选用速生、冠高挺拔、低维护的常绿乡土树种,不种名贵树,形成简洁、规整、序列感强,有一定层次的绿化景观带。沿路要避免连续密实种植,在两侧山水田园、自然风貌较好的区域应开阔视野,不宜植树遮挡。 打造景观通道,推进林荫道建设 打造城市景观通道,依据道路等级、宽度合理确定道路断面,不为追求绿化覆盖率而过度设计。城市主干道宜设中分带和侧分带,道路两侧留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运用开花、彩叶乔木,结合微地形,形成多花多彩、层次丰富、疏朗有序、简洁大气的道路景观,体现城市地域文化和植物景观特色,增添城市色彩。 持续推进林荫道建设,人行道尽可能种植两排行道树,优先选用乡土适生树种,适当花化,达到“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有荫”,为行人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户外出行空间。 【1】【2】 (责编:陈楚楚、吴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