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25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互联网大会首次搬上“云端”举办。大会以“共迎网络新时代,共创产业新未来”为主题,就新基建、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与展望。 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发表主题为《数字优先、生态联动 共建未来经济共同体》的演讲,提出“未来经济 数字优先”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共建“未来经济共同体”的倡议。 “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在面对未来发展时,应该将数字化放在优先位置,以‘数字优先’作为战略思考的起点。”汤道生认为,新基建、数据要素、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未来城市的融合,正在通过“生态联动”,描绘出“未来经济共同体”的蓝图。其中,新基建是“路”,提供支撑;数据是新“石油”,提供动力;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是“车”,载人运货;城市则是未来经济运行的最大场景,通过高效的服务与治理,来保障经济和社会良好运行。最终,通过“‘路-油-车’高效协同运转,为新经济提供了新动能。” 图:腾讯倡议共建“未来经济共同体” 如何以数字经济为基础共建“未来经济共同体”?在汤道生看来,首先要做实新基建,修建跨网、弹性和智能的“高速公路”;其次,要造好产业互联网的“智能车”,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的数字化运载能力,实现新供给、搭建新平台、形成新组织;最后,要让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能源”。 在演讲的最后,汤道生表示,“数字优先”是思维的变革,需要全社会真正认识到数字化的重大意义,也需要全社会从数据要素的生产、流转和价值生产的全流程,重新思考、设计和优化整个系统,积极投入新基建,实现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在未来城乡间的高效协同,通过“未来经济共同体”构建更有韧性和发展力的未来。 以下为汤道生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业界同仁: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代表腾讯,参加中国互联网大会。 过去的1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一直都是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今年大会再一次突破,全面搬到了“云端”,这也是对今年大会主题——“共迎网络新时代,共创产业新未来”,最好的诠释。 过去几个月,受疫情的影响,我们经历了一场全社会的“数字化实验”。网络和终端再一次爆发出了巨大的新能量,不仅解决个人的娱乐和消费需求,也解决个体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需求。很多企业利用小程序、线上会议等工具,加速复工复产;数以亿计的用户在线上完成学习,通过网络寻医问药。 疫情暂时关上了物理世界的“窗”,也在数字世界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就像这次大会,腾讯会展作为技术提供方,和主办方一起,利用在线直播、小程序互动、AI同传等技术,打造全新的“云展馆”,让大会365天“永不落幕”。线下的接触虽然被隔断,但在线上,人们的数字化连接将会打破时空的限制,更加广泛和持久。 疫情以极端的场景,向我们证明,数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必选项”,也是“最优解”。积极开展数字化的行业和企业,往往更有效获得了自救和恢复。事实上,我国数字经济在GDP中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在面对未来发展时,应该将数字化放在优先位置,以“数字优先”作为战略思考的起点。 而新基建、数据要素、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未来城市的融合,通过“生态联动”,描绘出“未来经济共同体”的蓝图——新基建是“路”,提供支撑;数据是新“石油”,提供动力;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是“车”,载人运货;城市则是未来经济运行的最大场景,通过高效的服务与治理,来保障经济和社会良好运行。“路-油-车”高效协同运转,为新经济提供了新动能。 未来经济共同体要做实新基建,修建跨网、弹性和智能的“高速公路”。 过去几年,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和安全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网络能力上,5G、物联网、地图LBS、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 未来网络呈现出多网叠加、动态连接的特征。比如,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就需要5G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汽车通过车载传感器、路边摄像头等物联网设施,识别出汽车、行人的位置与速度;通过5G网络的毫秒级传输,进行车、路之间的信息传输,提升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持续增强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以及AI、量子计算等技术,提升了机器应对复杂世界的能力。腾讯在上海、天津、贵安、清远等地建设了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并自研了星星海服务器。这款“为云而生”的服务器,服务实例综合性能提升35%以上。这些技术支撑让数字世界更具有“弹性”。比如,疫情期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腾讯会议为了有效保障需求,仅用8天时间就扩容10万台云主机、100万核计算资源,实现了对突发情况的及时响应。 人工智能的发展赋予了计算机认知图像、声音和文字的能力,让机器有了自己的“视觉”、“听觉”和“思考能力”,让计算机更加智能。例如,疫情期间,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量非常大,腾讯觅影利用AI医学影像,将原本需要5-15分钟的阅片时间,缩短到几秒钟,大大缓解了医生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