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地2019年4月2日开馆,自开馆以来,福建省人大檀云坤副主任、省政协张兆民副主席、最高法院生态环境庭武建华审判长、省林业局陈照瑜局长、省高院吴钟夏、林玫瑰副院长等各级领导30余人次莅临指导,另接待省森林公安、河北张家口中院、山东德州德城区法院等各地参访人员100批次1万余人。2019年4月,全省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工作会议在建瓯召开,与会领导对基地给予高度评价,为我院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新指引,推动了新时代山区林区的特色生态环境品牌建设。 一是突出主线故事。建瓯法院依托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说好万木林“一条祖训管600年”的生态故事,让每一个生态基地参观者都能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人工林起源的自然保护区,万木林生态教育基地以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杨荣等先辈们在“种树求近、积德致远”的祖训下和当地民众一起守护森林的故事为背景,围绕“德治和法治共护生态”为主线,重点制作了长达7分钟的高清投影宣传视频《凝聚生态共识 守护美丽家园》,重点展示了万木林发现的直径2米的千年含笑切片、百年黄杨木等珍惜林木标本,重点讲述了明代至上世纪80年代万木林守护者的感人事迹,再辅之以《杏園雅集圖後序》、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珍贵图片资料,让主线故事、主线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游客观看高清投影宣传视频 三是突出功能拓展。传播生态文明、展示生态成果、开展法治教育、推广生态文化,建瓯生态司法教育基地是建瓯法院打造生态司法品牌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尽可能丰富基地内涵,建瓯法院还与纪委共建、万木林管理处共管,初步建成生态教育基地、闽源风情馆、杨荣家风馆、万木林博物馆为主的“展示圈”,在闽源风情馆内收集了地方特色文化书籍100册、各类根雕5座,是建瓯历史、文化、地情的展览室;杨荣家风馆利用万木林最重要的守护者的特殊身份,将廉政文化和生态教育有机结合,让党风廉政、生态司法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万木林博物馆则主要展出大量的动植物标本,通过声光电运用让参观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2019年4月27日,建瓯市四套班子全体成员专程到基地参观考察,现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之计。活力足、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基地模式,已初现雏形。 生态环境审判庭法官发出《社区服务令》 深入乡村开展涉生态案件调解和现场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