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天津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11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史要论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经过新中国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是中华五千多年历史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回顾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屡次失去发展的机遇。现代工业只是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若干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很低,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并且改变传统农业大国的地位,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甫一成立,就立即实施没收官僚资本为人民的国家所有,并于1949年年底基本完成。对于在华外国资本企业,没有采取直接没收的政策,而是首先废除了外国资本企业依据不平等条约所享有的经济特权,然后通过监督、管制、收购、征购等办法,妥善处理外国在华企业,到1952年底基本上清理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新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形成了新生人民共和国的物质基础,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引领力量。

  完成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成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据1952年调查材料,全国解放以后,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社会主义的方向就难以达成。到1952年底,全国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这是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标志。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基本的支持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千疮百孔,百废待举,巩固人民共和国政权的任务形势十分严峻。国民经济恢复面临很大难题,不法投机商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造成物价飞涨,给国民经济的稳定与恢复造成了很大威胁。我们党采用行政、法律和市场手段,同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打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从而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与此同时,新中国还面临着美国侵略的严重威胁。1950年,美国趁朝鲜内战,组织“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安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英勇无比的战斗精神把美军逼到了谈判桌上。抗美援朝既是一场捍卫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也是维护新生人民共和国安全的“立国之战”,它的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基础。

  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都是在短短几年内完成的,使新中国度过了成立初期的困难,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此后,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了一批大型建设项目,不仅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真正开端。

  中国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借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和国有制。在借鉴过程中,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中国实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撰写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文献之中。这些关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反映了那个时期我们党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虽然我们党在探索中也犯过错误,但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加深了党和人民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坚定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心。

  在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证了我国坚定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意志。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法完成了《共同纲领》提出的政权机关的组成。这部宪法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旧中国毫无政治地位的广大工农大众,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的代表加入了各级政权机关,也成为各级人民代表构成中的主要成分。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