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院士“兼职”政策收紧:有名无实的工作站要被清理(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4
摘要:能让“一把手”们愿意出场的一般都是当地的明星企业。2019年11月4日,浙江平湖市科协副主席张洪琪介绍了当地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流程,首先是对建工作站的企业设了“门槛”,要么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独角兽”,要么是

能让“一把手”们愿意出场的一般都是当地的明星企业。2019年11月4日,浙江平湖市科协副主席张洪琪介绍了当地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流程,首先是对建工作站的企业设了“门槛”,要么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独角兽”,要么是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

发现达到条件的企业,科协就会和其对接,询问其意向。若企业同意,科协会与对口的院士建立联系,“也有企业自己找上门的”。

联系方式则多种多样,有打“家乡牌”的;有打“交情”牌的,比如企业某个人员本就是某院士的学生;还有打“领导”牌的,厅局一把手直接登门。

张洪琪也用过这些“招术”。有一次,他给一平湖籍的院士“打招呼”,希望对方支援当地建设。不过院士的回复是:“平湖的企业我都看了,没有和我研究方向对口的,想设也设不了。”

经过努力,平湖的院士工作站已达16个,作为一个县级市,这已是很值得一提的数字了。不过从分布情况来看,各地院士工作站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直接关系。2018年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新确认通过的2167个工作站中,湖北有485个,河北是180个,四川是80个,经济强省江苏只有29个。

3 头衔“利益化”

“建站热”的背后,不仅是政府的政绩冲动,对一些院士而言,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说,建院士工作站的直接好处是有科研经费,还能拿到一些额外收入。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各地为设立工作站都出台了优惠政策。例如每在武汉江岸区设立一个院士工作站,除了市级补贴30万元,区里还会再一次性给予设工作站的企业30万元补贴。公开资料显示,到2019年7月,江岸区累计建立的工作站有9家,入站的两院“院士”达14名,累计争取到财政补贴近1000万元。

在浙江平湖,若有企业设了工作站,市财政会一次性补贴企业20万元。每年考核合格,会再给10万的补助经费。若被评为省级工作站,奖励50万,评上了国家级,奖励100万。2017年,晨光电缆的院士工作站评上了国家级,平湖市财政随即拿出80万作为奖励,之所以是80万,因为2011年建站时,政府已经补贴了20万。

“至于这笔钱企业怎么给院士、给多少,就是两者自行协商,我们不干涉。”平湖市科协副主席张洪琪说,据他了解,有些企业给院士每年的报酬远超财政补贴,“比如一个化工企业给院士团队的报酬达到了50万一年”。

褚君浩的说法是,企业付给院士的报酬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企业不给津贴,只是为院士团队的科研提供经费支持,也有企业拿到财政补贴后,拿出其中的10%或者20%作为工作津贴发给院士。

一份企业和院士签订的协议书显示,企业每年为院士及其团队提供报酬6万元,以及科研项目需要的全部经费,项目费用进入院士所在学校的指定账户。同时,院士及其团队在当地工作时,为他们提供生活、出行保障并给予路途补贴。

事实上,有些利益是看不见的。与邱爱慈院士合作的晨光电缆技术中心主任金金元说,2018年11月,邱院士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启动“院士林”项目,公司就主动捐赠了几十万,以感谢她对企业的帮助。

社会上虽然对院士头衔“利益化”存在种种说辞。但褚君浩还是认为,院士工作站为当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当地科技成果转化。

4 如何监督院士?

“当然不能否认工作站的积极意义,但数量多了,显然不正常。”已退休的工程院院士秦伯益2019年11月12日说,在他看来,院士精力有限,兼顾较多的院士工作站,会严重影响科研成果转化,“我就是受不了被别人当花瓶,才退休的”。

一些公开报道还提到,有些院士违规将与企业合作的科研任务转包、分包他人,用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事实上,对院士的约束和监督是不够的。现在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考核。”在张洪琪看来,有些院士工作很忙,指导企业实践不够,但实践中科协也不好去“责怪”院士,只能督促企业。

针对受聘于工作站的院士指导企业实践不够的问题,中办、国办的意见规定,院士每年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但受访的科协领导、院士和企业人员都表达了一个疑问:“3个月怎么计算,标准是什么,是必须到工作站来?”

2019年6月2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解读意见时提出,“力争1年内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落实,3年内取得实质性改观。”

“实施办法正在加紧制定。”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产学研合作促进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意见出台,他们已经停止了2019年对工作站的认定工作。这项工作始于2017年,本是为了规范工作站的质量而作的改革。在该工作人员看来,限制工作站的数量要落实,还得靠地方,“因为这是属地化管理”。

地方科协对此另有看法。张洪琪说,若真要关停,在平湖建站的院士在哪里还有工作站,科协也不知情,“那到底关设在哪个省的?”

在牵涉院士工作站的三方合作中,还有一个角色——高校,因为很多院士是高校教授。南方周末记者翻阅多所高校的官网发现,有的学校举办了学习意见的专题报告会,有的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但都未见具体规定。

2019年11月8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在会上指出,“不要让‘院士’称号承载过多非学术、功利的东西。”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