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里,鲜红的党旗随处可见,醒目的“共产党员示范岗”红色牌匾悬挂在一个个商铺门口;在京东,“党旗飘在工位上”是公司党建的一大特色;在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一块标语牌引人注目——“党指引方向,党给我力量”…… 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有158.5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这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了党建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新的经济组织,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党建要全覆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变化,党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也要与之相适应。要积极推动民企党建工作探索,因地制宜抓好党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和党的政策同向、和国家命运相连。党建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有力促进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党建引领发展方向——企业“舵手”强自信 翻开我国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起笔不凡,落画精彩。民营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指引,离不开党委政府扶持帮助。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把私营经济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确立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经济政策;过渡时期,根据社会主义改造总任务,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限制、利用、改造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方针,非公有制经济从“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32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7600万户。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国内走向国外,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发展民营企业注入了活力,增添了信心,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正是党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和政策由“允许”发展到“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地位发展变化的客观前提。在党的领导内在逻辑下,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蓬勃发展的过程,生动诠释了“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企业兴”。 1984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现为南安市)的一家港资企业“南丰针织厂”(现已发展成为南益集团),成立全国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共有党员6人。随着企业不断发展,1997年6月,集团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成为福建第一个跨地区成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委。“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这是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对“南丰”的赞誉。 “坚持党建,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在喊口号,关键是党的方针政策,红豆的确落到了实处。”在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看来,民营企业搞党建,能够把准方向,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 红豆从手工小作坊发展为目前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集团企业,60多年来,坚持把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党建工作始终在家庭三代人交接中传承发展,不断繁荣。企业在党建方面的创新实践,产生了品牌示范、跨越发展、活力和谐等良好效应,取得了企业党建与发展互促、社会形象大大提升的效果,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航船,经营班子就是“舵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舵手”如何顺利操控航船应对激流暗礁,驭风而进破浪前行呢? “回顾叶氏集团的成长历程,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根本在于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企业健康发展,以党建创新探索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化实践。”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这样表示。“党建引领企业按规律办事和按规矩办事,使企业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叶青说,“多年来,党建文化让叶氏集团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叶青大厦保持了常年满租的优异成绩。” 有分析显示,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列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企业重视党建工作,企业经营班子与党委班子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党的领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力量,增强自信。坚持做强党建工作是助推企业发展,助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党建助力抓牢最关键生产要素——企业“细胞”有活力 “接过奖状奖牌时,感到自己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非公人士,要以党建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同时继续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年8月底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100名民营企业出资人、个体工商户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受到表彰。浏阳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可大作为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内部动能。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没有人就没有发展。而人才培养是一项战略性工程,也是系统性工程。罗可大注重发挥企业党建核心作用,在人才工作中实施“把党员培养成高管,把高管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工程。在成就员工个人的同时,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用罗可大自己的话说“我是尝到党建工作甜头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党建与人才培养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