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着力推进整体提升,建设质量工作“大网络”。构建以“区镇、行业、园区、企业”为主体的纵横交织、条块结合的落实质量工作网络,健全“政府支持+部门指导+技术机构支撑+企业主体+龙头带头”的“五位一体”的创建模式,形成速度与质量齐头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三是强化构筑基础保障,形成质量支撑“大体系”。各创建城市都是强化政策、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激励和奖励政策,加大质量技术、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形成以“财政资金投入、技术平台建设、质量人才培养”为主的质量强市保障支撑体系。 四是动员全社会参与。质量强市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参与,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大家既是参与者也是质量强市成果的享受者。要全方位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发展大环境。通过政策的支持、部门的协调联动、市场主体的主体责任、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共同将质量强市工作建设好。 二、燕赵都市报:刚刚您提到,2017年我省知名品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想问一下,我省是如何开展河北知名品牌培育工作的,今后在这一方面还将有哪些重点举措?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刘俊宽答:近年来,质监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围绕推进千项新产品开发、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双千”工程,我局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不断加强河北知名品牌培育工作,目前有效期内河北知名品牌产品达1547项,服务品牌是504项。在推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推动强化政策引导支持。河北省名牌建设工作从1993年开始,1998年有个河北省名牌产品的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的质量发展规划里面,对名牌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尤其是2016年以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出台了《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而且由原来的“质量兴省”“名牌兴企”调整为“质量强省”,连续几年召开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大会,部署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工作,尤其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展质量提升指导意见实施以来,我们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制定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有一个附件是《河北知名品牌管理办法》,从政策方面进行了规定与支持,对品牌建设提出了要求,同时也给予了政策。 (二)加大知名品牌发掘力度。围绕河北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们每年在制定研究年度河北知名品牌评价目录时,注重向装备制造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服装产品、食品等类别倾斜,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加强沟通衔接,共同开展河北知名品牌的发掘、培育和推荐工作,夯实企业创建河北知名品牌的基础能力。 (三)优化知名品牌认定方法。贯彻《河北知名品牌管理办法》,学习先进省份品牌建设经验,修订河北知名品牌评价标准,优化评价认证指标,加大对申报知名品牌的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权重,侧重引领,对重点行业创建知名品牌加大倾斜力度,促动知名品牌企业提升质量水平。 (四)加大质量管理服务力度。各级各部门加大对知名品牌培育力度,通过观摩调研,了解企业品牌创建的需求,了解现状,制定政策,通过开展培训、教育、现场会、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用先进典型,来引领带动企业向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对标对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品牌建设水平。同时加强专家指导服务,组织专家进企业,对企业开展质量品牌指导服务,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五)加大对知名品牌的宣介力度。每年在质量月期间都有“河北品牌节”活动,利用媒体宣传推介我省品牌创建活动,宣传知名品牌企业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推介河北品牌产品。今年的“中国品牌日”在上海举行,其中就推介河北产品参加了品牌展,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河北制造形象和竞争力。 下一步,将继续落实《河北知名品牌管理办法》《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品牌的挖掘、培育,真正把我们河北省质量水平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品牌培育出来,推动我们河北产品走出河北,提升中高端供给,落实《河北省名优产品和服务名牌培育“十三五”规划》,持续推进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工程,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更大作用。 三、河北日报:刚刚您提到我省的标准制修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累计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总数居全国前列,同时也提到我省在制定国内国际标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我想了解一下,目前我省标准化工作呈现出了哪些特点呢?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刘俊宽答:河北省的标准化工作这些年取得了很大进步,除了标准制修订取得突破性进展外,我省标准化工作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化解产能作用逐步凸显。各有关企业从质量和技术角度对落后产能进行甄别,运用标准手段促进钢铁行业去产能约645万吨。确定了4项省地方标准计划,发布实施了4项地方标准,以进一步运用质量标准手段,促进淘汰十大重点涉水污染行业落后产能。二是标准备案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推行实施了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改变实行多年的企业标准备案制度,为企业发挥标准和质量主体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全省企业产品标准网上自我声明公开已达到了5947家。三是农业标准制定进展较快。推进“标准化+现代农业”实施工程,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513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总数达2807项,覆盖了全省农产品生产的各个领域。四是服务业标准制定稳步推进。加大了安全生产地方标准制修订力度,在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地方标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地方标准达35项,占比达37.6%。五是生态环保标准制定取得突破。制定发布《河北省地热井施工技术规程》等7项地热类标准,是国内第一批系统地规范地热开发应用的系列标准,对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六是标准“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全省共有179个产品办理了“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认可”。其中,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京津冀标准化合作“3+X”模式不断完善,立项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项目17项,已完成13项。 河北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闻办)调研员 袁金辉 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仍有信息需求,会后可以做进一步采访。感谢两位嘉宾的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