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宏观的思考,也有脚踏实地地营建,而我们最在意,其实是你们的认同。不论你是胡同里的居民,还是度假的游客,只要你热爱胡同,我们都欢迎你来到这里,加入我们,胡同的未来,由你们说了算! 胡同微更新——里外计划 本展览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结合多学科力量对胡同社区的院落空间(里)和街道空间(外)展开的综合性调查研究。 wai 外 ——胡同街道空间 展览时间 2018.09.24 – 2018.10.07 09:00 - 18: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三井胡同21号 胡同街道空间展览位置示意图 胡同街道空间微更新研究放眼大栅栏城区,以生态、传统和以人为本为原则,涵盖胡同印象、胡同里的自行车、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胡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胡同绿色更新及胡同垃圾回收6个方面,并产生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研成果和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同时,展览还展示了“胡同月季计划”的更新畅想,以实现胡同街道的生态更新与独特场所氛围的营造。 展览详情 1.街言巷语 基于时间性与人员构成的胡同居民行为活动研究 胡同是日常生活戏剧的展示窗口,我们基于对居民的行为活动及需求的调研分析,以非机动车停放、种植、晾衣、空调水利用这四个角度,设计适于胡同特定环境的“胡同家具”组合,希望延续胡同旧日“街言巷语”的活力氛围。 2.胡同2018 · 印象实验 胡同一直在变化,每一个时期的胡同外貌都是自身时代的印证,我们尝试以纪实的方式记录当代胡同里的每一份印记,并诚邀人们参与到展览中,尝试拼贴出自己印象中的胡同、梦想中的胡同。 3.胡同故事 胡同里的自行车 自行车是传统胡同生活的载体,但随着时间推移,有很多老旧的自行车被遗弃。我们希望利用这些废弃的自行车,通过艺术化、参与式的创作,形成能吸引居民交流、运动的趣味场所,激活胡同公共空间,书写新的胡同故事。 4.蓝桶计划 胡同垃圾回收微改造行动 蓝桶计划聚焦于胡同中最常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基础设施——垃圾桶。茶儿胡同及周边片区几乎全部被蓝桶“占据”。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针对蓝桶”脏乱差”的现状问题,我们对蓝桶提出改造方案,期望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5.胡同绿色微更新 大栅栏街区不光有胡同民俗文化,更有其原生植物绿色文化。团队走进大栅栏街区,探寻各处胡同绿意。在和居民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于胡同绿色环境的期待和愿景。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我们将不同位置的植物种植方式加以总结归纳,划分为檐口衔绿、街道挂绿、地面映绿、遮物增绿、屋顶造绿、旧墙饰绿、入口透绿、窗口悬绿八种植物种植方式。 6.自由生长 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的现状调查及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