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以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为主题,通过手绘图、拼贴等形式,展示茶儿胡同及其周边片区自发性景观。展示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设计语言描述胡同自发性景观现状;第二部分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四户人家的自发性改造。 7.月季计划 “月季计划”将胡同绿色微更新的视角聚焦于胡同街道立面绿化,通过使用藤本类植物,如北京市“市花”——月季,结合艺术化的攀援装置,将胡同灰暗杂乱的街巷立面转换为立体的月季花园。“月季计划”在茶儿胡同12号院进行了落地实践,欢迎前往参观。 胡同院落更新展览位置示意图 茶儿胡同12号院将作为大栅栏街区胡同院落绿色微更新的催化剂,以设计周为契机,设立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初步建设胡同绿色微更新示范基地。具体通过对院落不同空间的利用,向公众展示社区农业、家庭园艺、胡同花境、墙面挂绿、廊架悬绿等多种绿色微更新技术与方法,并长期开展一系列与绿色微更新相关的研究、实践、展览和社会服务活动。茶儿胡同12号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大栅栏街区更新,为北京老城的发展与更新注入风景园林力量。 视频文件较大,建议使用WiFi观看,土豪请随意哟~ https://v.qq.com/x/page/i0707ezk94x.html 向上滑动阅览 “胡同微更新——里外计划”研究团队 指导老师 王向荣、林箐、张诗阳、李倞、吴丹子 “胡同微更新”研究团队 1.街言巷语——基于时间性与人员构成的胡同居民行为活动研究 刘旭、张宜佳、林晗芷、杨玉冰、汪凯、包翊琢 2.胡同2018 · 印象实验 谭立、于佳宁、孔阳、王晓春、陈胜男、武再辰 3.胡同故事——胡同里的自行车 钟誉嘉、林静静、尹一涵、李珈莹、王麒屹 4.蓝桶计划——胡同垃圾回收微改造行动 蒋鑫、刘万珂、王楚真、郑琦蕾、张文海、臧茜彤 5.胡同绿色微更新及月季计划 赵茜瑶、徐昕昕、王凯伦、董雪莹、丁呼捷、贾绿媛、李逸伦、刘畅 6.自由生长——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的现状调查及优化 陈希希、方茗、黄潇以、徐昂扬 茶儿胡同12号“胡同绿色微更新示范基地”实践团队 蒋鑫、张文海、赵茜瑶、徐昕昕、王凯伦、董雪莹、丁呼捷、贾绿媛、李逸伦、刘畅 “ 彩蛋 ” “胡同梦想院落”召集计划 活动时间 2018年10月~2019年9月 活动地址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参与人员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师生、大栅栏社区居民及其它相关政府、企业人员 活动形式 以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契机,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公开召集5个类型各异的胡同院落,开展持续一年的研究、更新活动。 期待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茶儿绿意展览位置示意图 茶儿绿意·小微空间留白增绿研究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古城绿意研究小组承办。该次展览内容整合了茶儿绿意从5月20日开幕至今的多次主题活动成果。展示居民参与胡同新植物科普小讲堂、胡同自发种植植物义诊以及植物DIY手工小课堂等活动的全程记录资料。展示古城绿意研究小组有关胡同绿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如胡同植物的选择、北京绿道研究等。展示大栅栏居民口述的植物回忆录,并以绘画作品配以故事的形式展现该片区植物景观。同时展出绿意旧物改造专题展品,并提出对胡同增绿的新思考。此外,本展览还展示了针对胡同遮阴的专项研究,通过研究胡同内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及现有的攀缘绿植,设计了一种能够调节不同季节胡同内光线,并结合植物种植的多用途装置。 向上滑动阅览 “茶儿绿意·小微空间留白增绿活动”研究团队 策展人 刘祎绯、陈瑞丹 展览学生团队 吴佳馨、尹懿、赵玉贤、林舒琪、胡佳艺、蔡奇峰、张潇月、孙傲、罗昱、张晓颖、崔钰晗、何思娴、闫兴宝、张宸、陈韵、游子怡、李沁宇 亭亭如盖——胡同遮阴研究小组 崔钰晗、李昭颖、刘力、任紫仪、任冬琪、张珵 合作媒体 主办单位 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 支持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西城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 中共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大栅栏街道办事处 《风景园林》杂志社 编辑:王晓春、张希 审阅:钱云、吴丹子、张诗阳 About UED “不遗余力”地传递设计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