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义先生的藏书票作品极具个人风格。他经常不远千里实地采风,深入生态盎然的高原与山涧,行走于丰沛原始的草原之中,关注着沿途的寻常人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他用双脚开拓创作题材的疆界,以双手托举的相机记录下转瞬即逝的妙趣。几次与他相聚时,都见他头戴棉布遮阳帽,颈上挂着沉甸甸的相机,风尘仆仆而来,饱经风霜的面容上有着谦逊的微笑。艺术家不畏辛劳追求艺术的精神令人感佩。 《赶集去》40×80cm 水印·凹版 2000年 从杨忠义先生作品的表现内容来看,以传统人物形象为主,背景衬以篆书、楷书和草书等书体写就的典籍篇章。他怀着对祖国广袤大地深沉的眷恋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在各地采风中观察入微,将少数民族服饰和京剧行当的行头描绘得栩栩如生。例如,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族服饰而言,他甚至将不同藏区内各异的衣装、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都作了一一区分,表现出缤纷多姿的民俗风貌;就京剧舞台形象而言,他将盔、帽、蟒、靠、帔、官衣、褶子、靴、鞋等各行当的行头细节如实体现,意在将我国的文化瑰宝呈现给国内外的文化爱好者。求真求实的艺术态度令人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