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好教育 优质均衡看涉县——“寻找中国好教育·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暨学校文化建设”(河北涉县)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为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学校文化建设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新思路,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涉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寻找中国好教育·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暨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于5月25日-26日在河北涉县成功举办。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聂延军,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振行,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郭晋保,邯郸市教育局教工委委员、教育考试院院长曹建召,北京市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中共涉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邢晟,涉县政府副县长吴青梅,涉县教工委书记、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旺生,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彭贤智,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苑秀中以及来自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科研部门相关人员、邯郸市各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教研室研究人员、骨干教师等8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5月25日上午的开幕仪式上,中共涉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邢晟首先致欢迎词,他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莅临涉县参加论坛的各级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多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涉县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教育倾斜,全面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创新思路和理念,积极探索,全面实践,走出了一条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路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中国教育报》以“一场县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河北涉县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题,《人民日报》以“厚爱农村薄弱学校——河北涉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题,相继报道了涉县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他希望,各位领导和来宾对涉县的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帮助涉县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聂延军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这次“寻找中国好教育”活动之所以选择在涉县举办,是因为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涉县,虽然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人民生活还不太富裕,但他们能够把最优质的资源用于教育,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不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建设大美涉县,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就。涉县基础教育之所以能够不断推动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有四点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一是达成共识,形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力的涉县力量;二是构建文化,铸就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灵魂的涉县价值;三是改革创新,探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的涉县方案;四是精准施策,落实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细节的涉县实践。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并通过下一步的工作,让涉县经验广为流传,让涉县模式成为美谈,让涉县精神发扬光大,让涉县成果影响更远。
邯郸市教育局教工委委员、教育考试院院长曹建召在讲话中指出,邯郸文化催生了邯郸教育,邯郸教育也繁荣和发展了邯郸文化。近年来,邯郸教育增投入、抓改革、提质量、惠民生,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均衡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打造了邯郸智慧教育品牌。涉县位于邯郸西部,是邯郸的地理高地,也是邯郸的教育高地。尤其是涉县坚实走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之路,加速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邯郸教育的一张名片。他希望各位教育专家,对邯郸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振行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河北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涉县走在了河北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涉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县域教育优质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两条主线,强力推进,精准发力,全县“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和特色文化全面提升,为教育持续、均衡、优质发展积蓄了坚实的后劲和力量,涉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相继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后,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要求河北教育同仁们要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河北教育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参加论坛的各位教育专家,对河北教育改革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开幕式由涉县政府副县长吴青梅主持。
开幕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领导做了主旨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