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经济日报独家全球中文首发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今天震撼问世! 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中有103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排名上升,182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下降,尤其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降多升少,要引起重视! 香港、深圳领衔 全球可持续竞争力200强 中国31城上榜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提升自身在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全球联系等方面的优势,并寻求系统优化,以持续满足公民复杂而高级的福利效用的能力。 简单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就是衡量居民福利的规模、水平和增长。 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还有些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在稳步提升,不仅31座城市跻身前200强,香港、深圳更是挤进了前20强。 北京一枝独秀 全球城市分级前10强 中国占据3席 这次报告里还有个重磅消息。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首次推出“全球城市分级新标准”,并据此对上面提到的1006个城市进行了分级。 报告将这些城市分为3层、2类、5等、10级,这将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5等由高到低分别为:全球城市(A),国际枢纽城市(B),国际门户城市©,区域枢纽城市(D)与区域门户城市(E)。 10级分别为:A+,A,B+,B,C+,C,D+,D,E+,E。 在这个榜单中,中国城市表现的怎么样? 全球10强中,中国占据3席,分别为北京、上海和香港,其排名分别为4,7,9名。 A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 B+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 B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2; C+等级和C等级——中国城市数量分别为4和18; D+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22; D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00; E+等级和E等级——中国城市数量分别为141和2。 小编从专业角度帮你剖析一下↓↓↓ 报告中的全球城市分级是运用城市传统的集聚度与联系度,及有形的硬因素与无形的软因素对全球城市的影响,利用相对客观的层次聚类方法,对全球城市等级进行的划分。具体的影响因素看下图↓↓↓ 俗话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客观讲,当前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国内城市冲入全球竞争力榜单。上榜的别骄傲,没上榜的别气馁,中国的城市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