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熬夜、加班、压力山大似乎成了单身90后的家常便饭,调查显示,单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压力是脱单压力(44.53%),其次是经济压力(15.82%)、自我提升压力(14.14%)及工作压力(13.22%)。既为单身状态焦虑,又要考虑工作、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压力,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7、 “门当户对”新观念:学历、能力和成长背景的匹配 ;且收入越高者越看重“门当户对” 传统婚姻中一直讲究的“门当户对”,“9102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调查显示,超7成单身男女认为“门当户对”是指结婚对象双方的学历、能力、成长背景等匹配。且有50%的单身90后赞同“门当户对”的观念,也有46%认为只要真心相爱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赞同“门当户对”。 对此,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表示:“对于收入高的人群来说,已经在物质上得到了基本满足,因此会更期望伴侣与自己的“精神契合”。我们中国人说的“门当户对”,常被认为是物质和社会地位上的一致,这其实是片面的理解。相似的物质基础更容易诞生出类似的精神观念。事实上,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对婚姻更加重要!建议大家在寻找未来伴侣时,着重去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金钱观,看看对方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人生的计划,对于社会的需求是否与自己一致。这些观念若相差巨大,对于婚姻,对于人生的目标就不一致,婚姻关系难以稳固。” 8、7成父母不过分干涉子女婚恋 ;而女性在择偶过程中更“听妈妈的话” 90后的婚恋观发生着变化,他们的父母对此又有怎样的反应呢?调查显示,超7成父母选择尊重子女的婚恋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恋选择方面受到父母干预越少,这也证明经济独立,可以让单身男女在婚姻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 深入分析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择偶建议主要体现在对方人品、家境及经济条件的意见,所以想要获得对方父母的认可,人品能否经得住考核是最关键的一步。 面对父母的择偶建议,50%的女性会受到父母意见影响,仅25%的男性会受到影响,可见,女性比男性更“听妈妈的话”。另外,从地域来看,“本地土著”青年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 9、近7成人表示经济水平不是唯一重要择偶标准,超半数90后可接受租房结婚 调查显示,近7成90后单身青年认为经济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择偶标准。近半数(43.97%)90后认为存款多少不影响结婚的意愿;其中,男生(53.87%)认为存款多少不影响结婚的比例高于女性(37%)。在结婚筹备上,女性对经济的考量多过男性。 针对“高房价”“高彩礼”等热门问题,超半数90后接受租房结婚,超4成90后对彩礼持理性态度,收入越高,越认为彩礼可有可无,新型婚恋观在慢慢崛起。 10、90后的婚姻: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生活 近6成90后认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生活,认为到了年纪就应该结婚、婚姻是爱情的保障的单身男女则不到1成(7.97%)。另外,有近7成90后认为成家立业可同时进行,有11%的90后认为可以先成家后立业。 对于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别比,5成单身人群认为丈夫应承担主要的经济责任,其次3成认为应夫妻共同承担经济责任。对于家务分配,近半数单身男女支持分工合作或者谁有时间就谁做,而不再是单纯地男生或女生一人包干,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平等。 39.93%的90后赞同谁擅长理财则谁掌握家庭财政大权,36.9%的单身男女赞成共同掌管家庭财政权,21.74%的单身男女赞同较传统的女方掌管财政权的观点,只有1.43%的单身男女支持男方掌管财政权。男女双方共同投入时间与精力参与管理家庭财政的情况有可能成为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