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紫檀雕暗八仙嵌白玉龙纹三镶如 三镶如意为清代流行的一种如意造型,即柄首、柄握、柄端三处镶嵌白玉,增加装饰效果。此器以整块紫檀木雕琢而成,通体浮雕暗八仙云纹装饰,包浆细密。柄首做灵芝状,镶嵌椭圆形白玉,浮雕云龙纹。柄身曲度呈“S”形,柄握处嵌白玉螭龙纹,柄端同样为做螭龙纹装饰,整器製作精美,为清代如意珍品。 暗八仙即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篮、鱼鼓、横笛、阴阳板。因其只采用八仙所执器物,而不直接出现本尊,故称“暗八仙”。暗八仙也叫“道家八宝”,既有吉祥的寓意,也能代表万能的仙术。如意,最早起源于爪杖(搔杖),因爪杖能搔到背部手所不及之痒处,甚如人意,而得名“如意”。又因古人常执之于手中,而得雅号“握君”,后来与佛教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如意之上加道家纹饰,则是佛道合流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祈福宏愿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意的形制与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到了明清时期,如意寓意吉祥已成定製,其造型大致可分为“天官式”、“三镶式”和“灵芝式”等三种,各种材质繁多,为重要的文房陈设。
清乾隆铜泥金弥勒菩萨 “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 此尊弥勒菩萨像为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造像风格,面相、服饰、身姿动态、铜质泥金皆遵循一定的仪轨,风格统一,毫厘不差,是乾隆盛世雄厚的国力和集权思想背景中的信仰呈现。乾隆帝崇信藏传佛教,在京畿之地广建佛楼、铸佛像,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聘请无数的能工巧匠,铸造最完美无缺的佛教造像,终成蔚为大观的乾隆宫廷造像风格。 此尊弥勒菩萨双目俯视,慈祥悲悯的目光,似乎能体察和化解世人的所有苦难。面相清丽,身姿健美,动态落落自然。肉身泥金,金色内蕴,是为“黄铜烧古见肉泥金”,为乾隆宫廷造像特有的铜质和金色。头冠、璎珞等衣饰精致美观,宁穆的崇高感油然而生,表现出高超的雕塑水平和艺术感染力。莲座正面做“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阳文横款。此尊造像应为乾隆所建佛楼中整组佛像中的一件,为清代中期皇家造像。 六品佛楼是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1758-1783年),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的一处独特的佛堂,分别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圆明园和紫禁城内,达八处之多。每层楼上供小佛佛像,下层供佛殿和唐卡。每座六品佛楼共七间,除中间一间上下供佛与宗喀巴大师像外,其余六间分别代表般若品、无上阳体根本品、无上阴体根本品、瑜伽根本品、德行根本品、功行根本品,以契合藏传佛教黄教所主张的显密兼修、依次而行,由浅入深的思想。通常六品佛楼楼上每间供小型黄铜造像122尊,六间共供732尊,而且每尊前有尊名,后有品间,是研究藏传佛教尊神图像范式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清乾隆粉彩花卉龙凤纹双耳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本件拍品,外形和装饰技法,显现乾隆时期典型御窑製瓷工艺。方口直颈,瓶口倭角、通体四方、腹部外扩,与汉代方壶外形基本雏形一致。其口沿一周描绘多层卍字锦地装饰,源自清代瓷器盛行装饰风格。颈部及瓶身满绘各式花卉纹,计有牡丹、海棠、梅花、玉兰、绣球、山茶、瓜果、寿桃及灵芝,此种华丽风格纹饰,在乾隆时期反复施加于瓷器、织品、以及珐琅用器的主流装饰纹样。瓶身正反两面正中做杏圆状开光,分绘“龙”、“凤”主体纹饰,笔触精致细腻,龙凤乃历史最悠久之主题纹饰之一,沿用至今,恒常不衰。龙凤纹饰于元代成正统,见于玉器及珍瓷,三爪为贵胄所用,五爪为宫廷御品。明初,龙凤合绘,意寓帝后婚庆。至清康熙一朝,龙凤纹饰尤见流行于五彩瓷,北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收藏带康熙年款盘及宫碗,上饰穿花五爪龙凤,乾隆时期则于斗彩瓷器上常用,龙凤纹饰流行虽广,见于各式釉瓷,变化多端,但在粉彩瓷中却属少见。 此件大瓶左右两侧装饰双耳,下方木叶形开光绘一鹭连科纹,以十八世纪宫廷花卉写实风格仔细描绘。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喜好在御製官窑瓷器烧造传统吉祥纹饰,尤其乾隆皇帝更加钟情于组合各种题材于一身,乾隆皇帝喜欢烧造大型瓷器,吻合乾隆喜好大型瓷器的特征,无疑是件出自乾隆时期御窑厂的作品。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豆青釉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此器小口,直颈,整体呈葫芦形,浅挖足,线条优美匀称。通体施豆青釉,釉色均匀,釉质肥厚,足底一圈露胎,其上旋纹细密,底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整器形製规范端庄,釉水沉静滋润,体形硕大规矩,雄浑厚重,为乾隆朝珍品。 葫芦瓶为清代官窑经典器形,乾隆年间烧製器物存世不多,其造型庄重大方,色泽淡雅,深受历代文人雅士喜爱,因存世数量不及其他御瓷品类,故为藏家所珍视。 葫芦瓶的造型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史家文化便有葫芦式陶瓶出现,后世有唐代花釉葫芦式瓷瓶。宋元时期,浙江龙泉窑和江西景德镇窑均有生产,以其典雅的造型和精致的青釉独步瓷坛,成就卓著,更成为后世明清官窑推崇追慕的典范。《诗经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壶”、“甘瓠”均指葫芦。除实用功效外,葫芦因其独有的外形与特性,又被先人赋予了许多美好寓意:葫芦之形状似“吉”字,故而常被寓以“吉祥”之意;葫芦读音似“福禄”,所以亦常用于祈福;此外,又因葫芦多籽,故又承载了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所以葫芦瓶也常被称作“大吉瓶”。此类釉色与造型之葫芦瓶,唯有乾、嘉、道三朝有烧製,其中又以乾隆作品质量最精。 手里有藏品是不是一直找不到出路呢? 具体欢迎咨询下方微信 国家的拍卖公司,还有哪家拍卖公司比翰海更正规的? 私营拍卖与国营买家资源谁多? 北京翰海国企拍卖热烈征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