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南京西路一家商场内,200平方米的餐厅一天需支付3000元租金,按照当时上海餐饮企业租金成本占15%平均比例计算,餐厅每天营业收入需达2万元。而2007年租下9200平方米店铺的美邦服饰,当时签约的年租金则在4000万元左右。 有人总结,步行街正在从过去的“一铺养三代”,变成“三代养一铺”。 不合理的改造进一步“蚕食”着老字号生存空间。 李铁曾指出,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改造,虽然形象上获得成功,成为旅游者必经之地,但前街改造提升后,店铺的商品贵了,人流远不如未改造的后街,后街的老字号仍然人流熙攘。 “全国这样的案例无数,但是除了少数特大城市的特殊案例外,成功的并不多。”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指出,老字号流量不再,可能是在步行街改造后,老字号传统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感到更加陌生。对于步行街而言,文化需要传承与保留,对于传统和创新,应该寻找更好的结合点。 步行街还将有更大变化。在国务院研究室最近组织编写的《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中,对步行街升级改造提出,将鼓励在国内步行街设立市内免税店,支持步行街商户申请备案为离境退税点。新业态对本地人可能是一个利好,对于老字号而言,则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