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视频报道已经成为重要的新闻报道方式。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报》发力短视频报道,寻求自身的视频报道模式。在人员配置上,招聘专业从事视频报道的人员;在平台搭建上,先后在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等平台开通账号,持续进行视频内容生产和创新。 财经报道的专业性,使得其在主打娱乐性、通俗化的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传播上有一定的壁垒。《中国银行保险报》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行业专业内容和社会大众喜闻乐见内容的交汇点,以此为突破口,从选题挑选、表现形式等进行优化创新,将专业财经资讯进行通俗表达,摸索初见成效。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银行保险报》各短视频平台目前总播放量1.22亿。抖音平台上,单篇作品播放量最高时超1500万。传递银保监会监管动态的报道共发稿50篇,总播放2405.1万;今年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系列报道,共发稿128篇,总播放6354.6万。 除日常的视频平台运营外,视频直播正逐渐成为报道常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银行保险报》邀请部分银行业代表委员,以在线直播访谈形式,围绕“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相关议题交流讨论,受到业内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在线观看人数(播放量)逾41万。访谈在中国银行保险报APP(客户端)、新浪财经APP上进行同步直播,持续近2个小时。代表委员对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访谈气氛热烈,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直播访谈结束后,中国银行保险报官方微信、网站、官方抖音等平台持续对会议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形成较强舆论声势。 直面市场:让内容升级为产品 随着媒体行业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尝试搭建智库,进行资讯产品的开发。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报》也依托行业,直面市场,在传统内容生产的基础上,开拓产品生产。 金融行业是对舆情、资讯需求很高的行业,为了做好行业舆情及资讯服务,《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新媒体平台先后推出“银行/信托/保险周榜”及“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月度影响力榜单”两个舆情榜单。前者对主要金融机构的自有“两微”(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数据进行定期监测,实时反映银行/信托/保险行业机构的自媒体运营传播情况,正向引导行业舆论;后者对每月银行、保险、信托机构的网络正面信息的报道影响力进行排名,并关注月度重要舆情事件,对行业舆情风险进行分析预警。 同时,《中国银行保险报》联合专业舆情公司,推出定制舆情产品——“金网哨”全球网络信息平台。该平台具备“一手信息、一键翻译、分类查询、多人共享”等功能,透过专业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市场判断和决策依据,帮助金融机构监管者与从业高管及时了解国外一手商业资讯,预判全球金融业的风云变幻。 视野决定能走多远,思想决定能做多强。谁能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大势,谁就能把握战略主动,勇立潮头。但是,媒体融合不会一蹴而就,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抱变化。面向未来,怎样汇聚银行业保险业资源,打造有影响力的平台和有深度的融媒体服务?怎样抢抓机遇,提供优质金融内容产品,促进媒体引导力?如何用好技术,让人工智能为媒体融合赋能?前行道路上的种种难题与挑战,还有待在实践中加以破解。(作者为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