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传播过程中,新冠病毒始终在不断发生基因变异,尽管变异速度不快,但考虑到全球感染人数,光统计到的就已经高达数百万,可以说,新冠病毒在传播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生变异的机会。这种持续的突变会不会很快让疫苗失效?如果果真如此,我们有没有办法持续追踪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疫苗?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我希望大家能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层出不穷的疫苗研发新闻。 Q3 能否全民接种、全球共享? 庄时利和 中国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认证 盛诺一家高级医学顾问 全民接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尽管我们知道这个疫苗很重要,但仍然不能排除部分人对疫苗认知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2%,而在美国日本已经将近50%。再比如,目前HPV疫苗在国内一针难求,但仍然有人担心会产生副作用而不愿接种。 因此,就算到时候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并且国家出大笔钱让全民免费接种,仍然不能保证全民百分百接种率。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老年人接种疫苗问题,以这次国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为例,目前志愿者人群为18-59岁的健康人,尚未看到老年人志愿者注射疫苗的数据,而老年人恰恰是感染后死亡率最高的人群。目前的疫苗对老年人的风险和效果还不可知,需要等待III 期或更后期的临床试验结果。 新冠肺炎不同年龄段病死率(中国) 新冠肺炎不同年龄段病死率(美国) 能否全球共享,则涉及到国际政治,需要大国合作全球携手共同抗疫。目前最大的阻力是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WHO,这很可能会促使WHO的分裂,美国的盟国是否会做出同样极端的选择,或者削减资助?其他第三世界的墙头草国家又会如何选择? 完整的WHO有多重要?可以回顾一下当年天花的案例。 在WHO刚成立的1948年,全球每年有五千多万人感染天花,天花是当时的头号烈性传染病。彼时,借助于疫苗的广泛接种,苏联已经在1936年成功消灭了本国的天花疫情,但是因为周边国家仍有天花病毒,因此苏联每年仍有数百例境外输入的病例,并且需要不断花钱用于维持本国的天花疫苗接种。这跟今日中国的处境何其相像。 在1958年,苏联参加WHO的世界卫生大会时,提出全球清除天花的号召,建议以WHO为领导,为世界各国提供技术支持。尽管在后来的几十年内,美苏两国矛盾不断,唯独在消除天花这件事上齐心协力。1967年,WHO启动一个十年的全球天花消除计划,全世界抛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纷争,各国共同努力,最终人类在1979年彻底消灭了天花。 放在今天,我们仍然希望,世界各国可以像半个世纪前战胜天花一样,终将战胜新冠肺炎——Together。 * 王立铭观点摘自“王王王立铭”微博,有删减。 本篇作者|月半|李梦清|当值编辑|冯迪 责任编辑|何梦飞|主编|郑媛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