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牛早期就在大手笔、高起点赞助富有特色的各项体育赛事,1996年红牛举办中泰足球对抗赛;2003年11月25日,红牛公司成为NBA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随后通过翼装飞行、钱塘江国际冲浪赛、全国羽林争霸等,并通过一年数十万次线下渠道活动和传播使红牛品牌开始逐步深入人心。 中国红牛高管回忆,在创业初期,位于深圳电子大厦36层的中国红牛总部总是很晚才熄灯,当时年轻人居多,大家忙忙碌碌,有人还在工位放置单人床,随时准备熬夜加班。 为培育消费习惯,严彬提出“市场无盲点,逢店必进”的口号,即使只有两罐红牛,也要放在货架最明显的位置。他亲自带领大家摆地摊,推销红牛,还在大冬天里在长安街沿线给出租车司机赠送红牛。 从1996年的188人,发展为如今员工15000人,中国红牛经历了几次重要历史变革,但不变的是几个年代红牛人的勇敢和坚持。依靠高品质的产品、超前广告投入和活动培育,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红牛不仅站稳了脚跟,最终获得持续10多年的飞速发展。 中国红牛现象称为饮料行业不断学习的楷模。这些年来,开始有一些企业起来模仿中国红牛,“尽管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认为,红牛品牌在中国饮料行业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功能性饮料的大市场、大品牌、大发展,值得业内借鉴、学习、研究。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指出,“华彬集团是中国红牛的奠基人,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得到同行的尊重。” 3 独行快 众行远 ——谚语 中国红牛,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更是中国人改革牛、拓荒牛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坚持改革不停滞、开放不止步的精神写照。 中国红牛懂得,“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红牛通过早期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不仅培养了自己忠实的粉丝,也为功能饮料行业进行了深刻的市场培育,为行业繁荣奠定了基础。如今中国红牛上万名员工和合作伙伴组成一个根植中国和中国消费者的庞大体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不断激发员工的创业、创新精神,通过几个年代、约10万红牛人奋斗,沉淀了特殊的红牛企业文化,始终保持不断发展的活力。 十三届政协委员、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以人、家、国三位一体倡导并同构华彬集团及中国红牛现代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他积极参与政协工作建言献策,坚持不懈倡导“传承嘉庚精神”、“家国情怀”;他积极投资健康产业,践行国家精准扶贫、减贫政策;他持续促进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他最感恩的是“改革开放”这个令他得以施展抱负的好时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国红牛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折射了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和国人消费生活的健康发展。它的品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背后是中国食业人工匠精神的坚持和奋斗,是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点赞。 目前,中国红牛全面展开“25周年”主题消费者回馈活动,也在积极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践行回馈社会的理念。在坚持做有担当、有作为品牌的同时,积极倡导健康生活习惯,传播正能量,中国红牛为中国饮料行业和国民品牌建设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