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国人眼中却只有“一个红牛”:小金罐、神奇之水、勇于挑战的品牌基因。 20多年来,从0到1,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开创了国内功能饮料品类先河。畅销全国的红牛小金罐,更是在消费终端陈列端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消费者手中则是美好生活中一份踏踏实实的存在。 谁也不会想到,中国红牛的出现,让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空白做到全球第二,如今仍在蓬勃发展的快车道上奔腾行进。 1 勇敢是处于逆境的光芒 ——茨威格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在大刀阔斧的急速前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在瞬息之间掀起各个领域变革。普遍个体存在着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被规约化、追求稳定的情绪变得更加勇敢,洋溢着与大时代共进退的豪迈与壮阔。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一些具体事物的历史,常因关键人物的出现而改变其发展轨迹,或与关键人物的结合而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历史。中国红牛的创建就是这样的因缘际会。 提起中国红牛的缘起,不得不提到红牛饮料的发明人许书标先生。许先生凭借年轻时的勤奋和智慧在泰国闯出一片商业天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许书标想独自来大陆建厂,试图将RedBull命名为“瑞德步”进军中国市场。但因为对彼时中国市场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终折戟而返。红牛饮料始终没有进入中国,直到遇到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先生。 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基于中国红牛第一代创业者的默契,以及对祖籍国发展的期许,严彬提出一句中国红牛广告史上著名的一句话:“红牛来到中国,就两个字‘回报’”! 基于中泰双方及引入两家国企的“50年协议”,1995年底创建深圳红牛后(中国红牛的前身),便成立了多家省级办事处,启动了广告和公关轰炸攻势,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勇敢尝试,也差点导致公司破产。 在1996年3月成都春季糖酒会前,国内试销的红牛是进口饮料,口味、配方和包装都和现在有较大的区别。 在严彬董事长带领下,怀着一颗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中国红牛在深圳广为关注的核心地段树立多个户外大牌,在1996年春晚投入上亿元广告,召开品牌战略研讨会等等,告知国人“红牛来到中国”。1996年3月,中国红牛拿下春季糖酒会开幕式冠名权,举办“红牛之夜”招待酒会,邀请当红巨星和各界贵宾莅临,结识了不少全国有实力的客商。 这些举措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红牛”品牌在中国社会知名度迅速走红。 但是早期的创业何其容易?! 红牛在泰国原是蓝领工人和底层民众的饮料,基于中国当时的消费环境和市场准入的批文的来之不易,中国红牛对红牛饮料重新进行了定位,红牛要“为在改革开放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人民添力加劲”,同时坚持零售指导价格6元不变。彼时,中国红牛144元一箱的价格相当于当时普通工薪阶层一周的工资。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1996年在春糖现场签约的客户在年底的业绩基本都很惨淡,甚至交了白卷,有的客商拿了100箱都没卖出去。大家抱怨说是红牛饮料的价格出了问题。1996-1997年两年,由于超前的广告投入,中国红牛处于巨亏状态,引起创业股东对市场的怀疑,不再投入甚至退出了中国红牛。 但严彬坚信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市场培育”的问题。他默默亲自开着压路机将不合格和过期产品全部销毁,勇敢带领第一代红牛人开始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业之路。 2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苏轼 红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产品如琴、品牌如声、运营如指,三者紧密结合,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坚持不懈、勇于作为,才创造出中国红牛不可复制的商业成功。 首先,先说产品。彼时,基于50年协议,中国红牛邀请当时两家国企入股,对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最终取得中国保健食品批文这一红牛在国内合法生产的通行证功不可没。在这个过程中,以国人健康、饮料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彬亲自多次组织政府官员和行业专家召开产品考察和技术论证会,调整了红牛饮料的配方,最终由“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提出申请的“维生素功能饮料”配方和含量被批准,才使红牛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合法生产和销售。 其次,是对中文红牛商标注册的努力。严彬坚信,没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中文商标,产品就不可能发展壮大,更不可能深入人心。为了保护红牛在中国市场上的声誉,严彬坚持果断放弃“瑞德步”名称,派人与红牛商标图案非常近似的“斗牛”商标所有人协调沟通,最终以30多万元的价格使对方同意放弃对红牛双牛商标权利异议的主张,确立了红牛双牛独特商标,多年之后再回望,这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着,为中国红牛的发展扫平了障碍。 最后,在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让大众了解一个新产品并形成良好口碑,谈何容易!更何况是一种国内消费者闻所未闻且最早还有争议的饮料产品。为此,中国红牛遵循市场规律,和包装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多次研发,最终采用了更有质感和符合国人审美的小金罐,严彬还为此申请了外观专利。 在运营方面,1997年7月1日,这是中国红牛发展旅程中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红牛在北京怀柔的生产基地正式开业。严彬紧紧抓住北京市早期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的机遇,将北京作为突破口,百天建厂,为红牛全国市场发展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在推广方面,中国红牛最著名的广告语“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诞生也充满了传奇。面对早期市场困难,严彬决定改变“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广告语,他将所有高管团队聚集在北京昌平附近的一个酒店(华彬生态园附近),闭门头脑风暴,并让所有人用自己的方言大声读出来测试。最终,严彬决定启用“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