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修复,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进行综合保护与修复,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协同力和活力。一是强化生态系统性保护和修复。抓紧抓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统筹做好绿色生态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二是强化全方位治理,健全山水林田湖草全流程监管体系,重点打通地上和地下、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治理结构。三是优化生态治理机制,维护生态链条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确保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平衡和循环。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一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改革等重大基础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近期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科学统筹谋划布局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制度安排。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要在继续强化顶层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等举措,不断细化制度设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水平。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绿色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随着全球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任务更为紧迫,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愈加凸显。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为“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一直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和南南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努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继续强化国际合作,推进生态保护国际技术交流,统筹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生态建设,深化与亚欧其他国家的生态保护合作。 (责编: 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