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业航天产业布局开始加速。5月31日,猎鹰9号搭载着马斯克旗下SpaceX研发的龙飞船进入太空,4天后,星链计划第八批60颗卫星成功发射。 而在国内,国家发改委4月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民营航天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6月5日,四川简阳举行了2020年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到了371亿元。其中就有知名火箭企业星河动力,将在位于简阳的空天产业功能区推进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的创新研发。而星河动力引入四川的背后,也有着矽谷加速器的身影。 就此,天虎科技采访了星河动力创始人、CEO刘百奇以及矽谷加速器执行董事、北航四川校友会副会长李辉。 谁能成为中国的SpaceX? 2014年国家首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商业航天的大门就此打开。随后,中国诞生了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商业火箭企业,以及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微纳星空、银河航天等商业卫星企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160家,涉及到A股公司超过15家。随着商业航天模式的验证以及新基建的红利,国内的商业航天赛道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刘百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0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主要研究飞行器的导航系统。2011年任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和航天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15年,随着国家对于民营资本进入航天产业的开放,刘百奇身边有不少同事选择进入民营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