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提高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科印传媒产业研究中心二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已恢复生产的企业来说,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最为直接的就是现金流问题,面对着贷款、回款、人力成本、房租等,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尤其巨大。”对于印刷业而言,造成企业资金流困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固定成本的支出,如租金、员工薪金、设备折旧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停滞,进而导致企业可获得的现金流入为零。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印刷企业现金流受到影响,增强资金筹措能力就成了疫情下印刷企业能否渡过难关的关键因素。 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2月末,印刷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85天,受疫情影响,与上年同期57.5天的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相比,同比增加了27.5天,印刷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局面。疫情之下,印刷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下游产业。在印刷产业链中,例如餐饮、娱乐、商场等因受疫情影响而暂停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其广告投入也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进而对印刷品的需求大大减少,且前期投入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二是上游产业,在印刷产业链中,纸张等原材料生产企业以及供应商因受疫情影响,在较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率相对较低,导致纸张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因此,确保资金链的安全是印刷企业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2020年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随着政策的出台实施,印刷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与此同时,印刷企业还需要拓展其他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危急时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五,加快企业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一般而言,危机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潜在危机,另一类是突发危机。面对疫情的企业危机属于后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所有行业企业始料未及,自本次疫情爆发以来,印刷行业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岗位一线,努力恢复生产,体现出我国印刷战线强大的科研力量、快速响应机制和高效的工作能力;随着疫情发展蔓延态势得到有力遏制,形势持续向好,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按照政府部门有关要求,印刷企业也在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疫情的突发、资本市场的震荡,极易让企业日常管理漏洞暴露出来。不可否认的是,本次疫情对印刷业的冲击和影响比预想的要大,持续时间也比预想的要长,这无疑是给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对企业是否能尽快从疫情危机中复苏至关重要。 对处于疫情危机之中的印刷企业而言,首先,要在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危机本身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疫情本身的严重性,从而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发生的危机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尽早地对所要发生之事的可能结果做出预判,甚至是最坏的打算,并为打一场持久战做好准备。其次,要明确危机对企业的影响,这包括微观层面,明确企业资金链状况、职工生活保障、股东基本权益等;宏观层面,包括疫情的爆发对产业上下游、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关系等,这是印刷企业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企业危机管理体系,快速反应、精准施策,使企业尽快走出危机。 三、结语 面对此次疫情的突然来袭,如何使企业尽快渡过危机,是危机管理应重点聚焦的核心问题。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而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实施危机管理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恢复。面对疫情,印刷企业应随时调整整个疫情期间的危机管理策略,以动态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避免企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