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全国妇联评选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在北京揭晓,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之家——闾小勇家庭榜上有名。面对荣誉,闾小勇和同为市一院ICU急诊科护士的妻子王晓敏并没有丝毫骄傲,16日,正逢周六,他们俩又携手来到医院上班,在各自的岗位为患者送上无微不至的关爱。 “‘敏’而好学,‘勇’挑重担,夫妻携手相伴谱华章。”这是同事们送给闾小勇和王晓敏这对护士伉俪的一句话,将两个人的名字巧妙地嵌在其中,也成为他们夫妇二人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为南通市一院的一对“85后”模范护士夫妻,闾小勇和王晓敏二人都是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在工作中相识相恋,如今已结婚六年,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工作中,他们是“最佳拍档”,十余年来在公认最苦最累的综合ICU护理岗位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用良好医德和精湛业务获得了领导、同事、患者的充分肯定;生活中,他们是“恩爱佳偶”,多年来携手并肩,相互包容,共同承担家的责任,用爱诠释着“最美家庭”的定义。 “爱情的保鲜秘籍之一是保持进步,不断给对方呈现更新的自己。”丈夫闾小勇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身为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他一直是科室中的业务骨干,这些年来不停钻研,用专业知识武装自我,热心帮助同事,并善于创新,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去年,闾小勇还前往陕西参与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妻子王晓敏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经过十余年实践工作的磨砺和不间断的学习提升,逐渐成为ICU病区的主心骨。他们都视病患如亲人,处处为病患着想,潜心的钻研只为给病人减少痛苦,早日康复。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闾小勇与王晓敏双双请缨,最终闾小勇踏上了第一批奔赴武汉的征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支援江夏区人民医院30病区和27病区。昔日在重症监护病房里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的业务能手,那一段时间里是顶天立地、临危受命的热血勇士。留取咽拭子等易产生气溶胶高危操作,他总冲在最前面,还发挥自己重症专业特长,主动向当地护士传授重症专科护理知识,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留在后方的王晓敏坚守ICU临床护理一线,由于特殊时期医院取消了半小时探视时间,她和同事们主动增加工作量,让家属与病患隔屏相见,用医者之爱给他们搭建桥梁。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心愿,他们并肩作战,用小家的力量支撑起千万家的幸福安康。 闾小勇在前线的两个月里,王晓敏无怨无悔承担起两个家庭的重担,让前方的丈夫无丝毫后顾之忧,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她给丈夫写诗、拍视频、遥寄生日祝福……她想尽方法为丈夫加油鼓劲。两人天天短暂通话,因前线繁忙,有时王晓敏会等到深夜,只为一声“平安”。 闾小勇和王晓敏在事业上可谓是志同道合,在生活上更是神仙眷侣。结婚六年,两人一如既往的甜蜜,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作为丈夫和父亲,闾小勇体贴浪漫,常为妻子准备惊喜礼物,负责孩子的学习教育;作为妻子和母亲,王晓敏善解人意,照顾孩子的生活,也常为工作忙碌的丈夫分担家事压力。当然,他们更会竭尽所能照顾两家的老人,在物质上孝心不断,在精神上顺从有加。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也从不做甩手父母,不管多么忙碌和疲累,夫妻双方都坚持每周预留一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遇事敢作敢当的作风,成为家里的小男子汉。 “儿子现在在晨苑幼儿园读小班,我去武汉抗疫的时候就告诉他,爸爸去打‘病毒怪兽’了。”援鄂结束后,回归家庭的闾小勇则耐心地将在武汉抗疫的所见所闻讲给儿子听,希望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长大后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照顾好自家老小的同时,热心帮助身边的亲邻,教会他们一些保健的常识和治疗救护的方法,不求回报,不厌其烦。他们说,凡是多为他人着想,这是祖辈留下的家训,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的家庭也会因此而更加幸福美好。 就在5月14日,夫妻俩荣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的前一天,他们应邀来到儿子所在的晨苑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解手卫生和新冠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以身作则,当儿子心目中乐于助人的榜样。 “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和妻子会继续并肩作战,携手抗疫。”闾小勇透露,在院领导的关心下,目前,他正在医院护理部轮转,学习护理管理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快个人成长。在武汉近两个月的抗疫经历,也让闾小勇有了向江苏援鄂医疗队不少优秀同行“取经”的机会。“护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涉及到人文关怀,特别是在心理护理这方面,我和晓敏都需要加强学习,对病人的关爱还要更细心、更走心!”他笑着说,援鄂回来后,他和妻子就第一时间买了一堆心理护理的相关书籍,两个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