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日内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美股指数总共设置了三个熔断界点,根据纽交所的规定:如果标普500指数下跌7%,那么将触发第一层级的熔断机制,市场将暂停交易15分钟;如果复盘交易后股指跌幅累计扩大至13%,将触发第二层级的熔断机制,交易将再次暂停15分钟;随后的复盘如果累计跌幅达到20%,当日交易直接停止,直至下个交易日开盘。 美股长牛岌岌可危 按市场公认说法,此轮美股牛市始于2009年3月9日,至今年3月9日正好11周年。但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这轮被称为美股史上最长的牛市“盛宴”即将变为“剩宴”。 山西证券(行情002500,诊股)策略团队指出,美股已是强弩之末,从中期看,美股超长牛市已经终结。 据山西证券分析,首先,美股估值位于历史高位,尽管有降息维稳,但预计降息很难对冲分子端的快速下滑。其次,不考虑疫情影响,美国经济自身已经开始出现放缓的征兆,消费、投资、进出口都在2019年4季度和2020年前两个月出现显著的疲态。再次,今年1季度美股EPS(每股盈利)增速出现了显著放缓的迹象。此外,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在低通胀的背景下美国降息周期的开启往往预示着衰退的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股或大概率进入中短期的下行周期。 对于美国近期见顶回落,出现断崖式下跌的现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无论是疫情在海外的扩散,还是国际油价崩盘,都只是推动美股见顶回落的催化剂,真正促使美股下跌的原因在于美股在这十年牛市中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但推动美股上涨的一些因素正在悄悄地改变:一是美联储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二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且欧洲经济已经在衰退的边缘从而影响到美国经济的表现;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的蔓延加大了投资者的担忧,美国上市公司高速增长的阶段可能会告一段落。 杨德龙认为,美股暴跌对于A股的影响是短暂的;从长远来看,美股暴跌反而有利于资金从美股流向估值较低的A股。 A股何去何从? 如果美股牛市真的终结,A股会涨还是跌? 方正证券(行情601901,诊股)研究显示,回顾过去两次美股牛市终结的历程发现,经济失速下行是导致美股超级牛市终结的根本原因,重要催化剂的出现是风险加速暴露的开始。 美股史上第一轮大牛市起于1982年,终结于2000年。2000年10月标普500指数自高点回落,跌超40%,美股牛市就此终结。相应的是,美国经济增速从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快速大幅下跌趋势,至2001年底滑落至0.15%,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增速新低。 美股史上第二轮大牛市起于2002年,终结于2007年。2007年10月美股再创新高后,指数开始自由落体式下跌,调整幅度超过5成。经济失速下行仍是主因。美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失速滑落,在不到2年时间里转负并累计下滑6.14个百分点。 两次美股牛市终结,A股的反应节奏不同:第一次美股牛市终结,A股先跌后涨再转跌。在2000年8月底美股开始下跌的时候,A股曾同步跟随下跌,但随后重拾涨势,最终在2001年6月中旬,上证综指创下新高,而后才逐渐回调。第二次美股牛市终结,A股同步跟随下跌。 方正证券指出,从估值分位区别影响机制来看,目前上证综指位于16%估值分位,标普500指数处于85%的估值分位,A股估值分位水平已经很低,尤其相较美股而言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尽管A股在大概率同步跟跌的情况下,跌幅也会远远小于美股。 杨德龙认为,2020年是美股见顶,A股见底的一年,即是美股向下,A股向上的一年。美股在十年扩张周期的顶部,而A股则是在十年周期的底部,这是中美股市走势发生比较大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