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治理积极推进。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开通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3条新线,运营总里程近700公里,10条线路缩短发车间隔、运力最大提升35.7%。编制区域快线线网规划,城市副中心线东延支线开通运营,怀密线引入清河站,市郊铁路运营里程新增59.7公里、达241.3公里。不断加密城市路网,建成长安街西延、环球主题公园东六环立交工程。强化交通接驳换乘,建成北苑北综合交通枢纽,清河站枢纽主体完工。以停车秩序整治为突破口推进交通环境建设,全市支路以上城市道路路侧停车实现电子收费,发布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指导意见,促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1条,整治自行车道894公里,治理莲石路潮汐车道等322处堵点。完成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及周边地区29项综合治理任务,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实行外埠客车进京证管控和国三柴油货车全市域限行。建立共享自行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共享自行车总量下降53%。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地铁和地面公交实现“扫码”乘车,率先完成ETC车道和收费管理系统改造,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和空气环境质量。 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加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12345市民诉求受理平台,全年办理约252万件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响应率始终保持在100%,解决率从年初的53.1%上升到75%,群众满意率从年初的64.6%上升到87.3%,基层向前一步主动治理的行动自觉切实增强。改革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推动出台街道办事处条例,街巷长制、小巷管家在全市普遍推开,社区议事厅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首届“社区邻里节”。积极探索大型社区治理新模式,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板”,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运行,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开始招生,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北区开放投用,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将市管国企、民企、社会组织和智库纳入报到服务范围。发挥《向前一步》共商共治平台作用,全年累计播出47期。深入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成立大数据中心,打造市级部门数据信息“目录区块链”系统,促进政务信息安全共享,“北京通”APP2.0版上线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决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制定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1.2万余项,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6%、12.3%。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30项年度计划指标中29项完成年初计划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完成调整后目标。具体来说,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等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继续改善。20个约束性指标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拆除违法建设等3项指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10个预期性指标中,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等5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积极主动应对“稳中有变”的发展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应变、以进固稳,克服了复杂环境影响,经受了转型发展考验,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重大活动保障圆满成功、重大战略落实坚定有力、重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重大改革推进成果丰硕,保持了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首都经济社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